[实用新型]自锁型特技自行车刹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10952.1 | 申请日: | 2013-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10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蒋力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L1/00 | 分类号: | B62L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特技 自行车 刹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刹车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自锁型特技自行车刹车装置。
背景技术
普通的吊刹、夹刹、抱刹、鼓刹因为制动性太差,根本无法用于特技自行车。可用于特技自行车的刹车目前只有倒U型刹和碟刹了,虽然它们的制动效果均可以达到足够理想,但它们有各自的缺点。
倒U型刹的缺点:线拉式倒U型刹,其刹车片与刹车臂和车架的铰接点距离太远,摩擦力的力臂很大,制动时轮圈给刹车片的摩擦力会使刹车臂前后摆动,增加制动距离,还会使铰接处的螺丝变松。实际上,这个铰接处还有一个无法避免的矛盾,螺丝旋得太紧会使刹车臂转动的阻力太大,捏刹车时太费力,放开刹车手柄后刹车臂复位也困难;太松的话,刹车臂前后摆动,制动效果减弱,还可能损坏有关部件。油压式的倒U型刹没有上述缺点,但线拉式与油压式有如下的共同缺点:刹车片面积较小,磨损较快。另外,钢制或者铝合金的轮圈由于其直径较大,加工有一定的难度,要使辐条的拉力左右完全对称也几乎不可能,所以轮圈往往有一定的畸变,长期使用的过程中轮胎与地面的碰撞会使畸变更严重。所谓畸变是指轮圈的侧面有的地方凸起来,有的地方凹下去,凸起来的地方在非制动状态下也会与刹车片摩擦,加速刹车片的磨损,而凹下去的地方又会减弱制动效果。若为了避免刹车片与轮圈在非制动状态下的摩擦而调大两者的距离,又会导致制动距离增加、制动效果减弱。吊刹和夹刹具有倒U型刹的全部缺点。
碟刹的缺点:不管是线拉式碟刹,还是油压式碟刹,都因其结构复杂、零件多而自重较大,油压式在这一点上尤为突出,自重大不利于特技自行车的弹跳和攀爬。碟刹的碟片由于直径小,有一定厚度,要做到不畸变或畸变程度很小相对容易。总的来说,生产碟刹的技术难度大,因而成本高,价格贵。油压式的碟刹成本比线拉式的更高,而且维护起来很不方便,成本也很高。不过,油压式的制动效果要好于线拉式的,而且操作十分省力,连续制动时人的手不易感到疲劳。
因此,需要发明一种新型的自锁型特技自行车刹车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锁型自行车刹车装置,该装置可用于特技自行车的刹车,当然还可用于其它需要迅速、强力制动的领域。选用摩擦系数较小的刹车片,这种自锁型刹车也可以装在普通自行车上。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自锁型特技自行车刹车装置,包含四条刹车臂和四条刹车片,第一刹车臂和第二刹车臂分别通过第一铰接孔和第二铰接孔铰接在车架a边上,第三刹车臂和第四刹车臂分别通过第三铰接孔和第四铰接孔铰接在车架b边上,车架b边是车架的水平边;刹车鼓与后轮中心轴同轴,固定在花鼓上,且用螺丝锁死,第一刹车片和第三刹车片设置在刹车鼓外面,形状大小相同,且弧形面的曲率半径等于刹车鼓外侧面圆的半径;第二刹车片和第四刹车片设置在刹车鼓内面,形状大小相同,且弧形面的曲率半径等于刹车鼓内侧面圆的半径;第一刹车片、第二刹车片、第三刹车片和第四刹车片上分别设置第一螺栓、第二螺栓、第三螺栓和第四螺栓;第一螺栓、第二螺栓、第三螺栓和第四螺栓分别穿过各分布在第一刹车臂、第二刹车臂、第三刹车臂和第四刹车臂上的第一狭长孔、第二狭长孔、第三狭长孔和第四狭长孔,使第一刹车片、第二刹车片、第三刹车片和第四刹车片分别与第一刹车臂、第二刹车臂、第三刹车臂和第四刹车臂相连;在第二刹车臂上还设置有第一圆孔和与其相连的第一滑槽;第一大头通过第一圆柱与第一刹车臂相连,第一大头为圆盘形,大小恰好可穿过第一圆孔,第一圆柱可在第一滑槽中滑动,第一大头可以确保第一圆柱在第一滑槽中滑动时第一刹车臂和第二刹车臂不相互分离;在第三刹车臂上也设置有第二圆孔和与其相连的第二滑槽;第二大头通过第二圆柱与第三刹车臂相连,第二大头为圆盘形,大小恰好可穿过第二圆孔,第二圆柱可在第二滑槽中滑动,第二大头可以确保第二圆柱在第二滑槽中滑动时第三刹车臂和第四刹车臂不相互分离;第四刹车臂上设置有带螺纹的圆孔,第二刹车臂上固定有调节螺丝,钢丝绳外面的套管抵在调节螺丝上,另外的螺杆通过带螺纹的圆孔为螺母固定钢丝绳。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狭长孔、第二狭长孔、第三狭长孔和第四狭长孔的形状相当于较短边被以较短边为直径的半圆替换后的矩形,供第一螺栓、第二螺栓、第三螺栓、第四螺栓改变位置,也就是改变刹车把的最大转动角度,螺栓越远离刹车臂的铰接孔,刹车把的最大转动角度越小,螺栓越靠近刹车臂的铰接孔,刹车把的最大转动角度越大,但是螺栓不能太靠近刹车臂的铰接孔,否则会无法自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109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船体分段运载装置
- 下一篇:三轮车体前部覆盖件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