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紧耦合催化器的排气歧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7793.X | 申请日: | 2013-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31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夏徐;李刚;王俊杰;赵治国;刘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天纳克排气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10 | 分类号: | F01N13/10;F01N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田军锋 |
地址: | 201814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耦合 催化 排气 歧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排气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紧耦合催化器的排气歧管。
背景技术
紧耦合式排气歧管将催化器直接耦合到排气歧管内,尾气在进入催化器之前热量散失较少,大大提高了汽车启停工况下尾气温度较低时尾气的净化效率。但是由于该类歧管的催化器过于提前,再加上发动机附配件越来越复杂,因此留给排气歧管本身特别是排气歧管上各支管的布置空间被严重压缩。
传统的弯管式排气歧管工艺简单,但存在以下缺点:
1、需要保证一定的弯管半径,对空间的需求较大,因此传统的弯管式结构无法布置开来;
2、四根弯管直接插入端锥,离氧传感器较远的两支管尾气很难充分冲击到氧传感器,造成氧传感器无法有效采集数据。
通常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采用两半壳式结构,如公开号为CN201635812U所呈现的排气歧管。但是该种类型的排气歧管又存在以下不足:
1、由于气体混合后沿流道方向的运动路径极短,基本没有引导、混合和梳理,导致气流在进入催化器前均匀性差,催化器无法充分利用,催化效率差:
2、该种类型的排气歧管为了尽可能控制流道和为氧传感器座留位置,并避让安装工具,需要在本来有限的壳体面积上冲压出十分复杂的形状和很深的沟槽,而排气歧管长期受到强烈热冲击,因此在这些部位热应力很大,需要使用很好的材料才能保证耐久性。因此该种排气歧管的工艺成本、材料成本和故障成本都较难保证。
另外对于不锈钢排气歧管,由于制造精度和焊接变形的存在,固定支架安装困难和装配后存在较大的装配应力也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种能在边界控制十分严格的狭长型空间内使用弯管式工艺的紧耦合催化器的排气歧管,确保该歧管能获得较高的催化效率和较好的氧传感器信号,同时容易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紧耦合催化器的排气歧管,用于与四缸内燃机相连;其包括:
支管部,包括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第三支管、第四支管和进气法兰,四根支管的进气口分别与进气法兰相连并通过进气法兰与四缸内燃机的四缸气道相连;
五通组件,包括第一进气口、第二进气口、第三进气口、第四进气口、出气口和氧传感器座连接口,第一进气口、第二进气口、第三进气口和第四进气口对应连接支管部的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第三支管和第四支管;
氧传感器座,安装在五通组件的氧传感器座连接口上;
紧耦合催化器,与五通组件的出气口相连;
可调支架总成,安装在紧耦合催化器上。
所述五通组件由五通上壳体和五通下壳体焊接而成,其前部形成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第一流道的前端形成第一进气口,第二流道的前端形成第二进气口,两个流道在后部汇合成总流道,总流道后端形成出气口,第一流道的中部一侧设有第四进气口,第二流道的中部一侧设有第三进气口,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汇合处的一侧设有氧传感器座连接口,上述第三进气口、第四进气口和氧传感器座连接口位于同一侧。
所述可调支架总成包括固定支架和可调支架,固定支架安装在紧耦合催化器上,可调支架与固定支架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四根支管沿轴向方向的伸展长度小于四根支管向四周伸展的总宽度。
所述第一流道、第二流道所在平面与第三进气口、第四进气口的轴向所在平面基本垂直。
所述可调支架包括用于与固定支架相连的一个连接面和用于与四缸内燃机相连的两个连接面,各连接面上设有至少一个腰形连接孔,可调支架通过上述腰形连接孔分别与固定支架、四缸内燃机实现可调节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加入一段五通组件,可实现在狭长空间内应用工艺简单的弯管式结构以节省成本,同时保证氧传感器数据采集能力优良,紧耦合催化器效率最大化。可调支架总成使本实用新型易于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紧耦合催化器的排气歧管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图2是支管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五通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可调支架总成的装配图;
图5是可调支架总成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紧耦合催化器的排气歧管用于一四缸内燃机。该内燃机有第一至第四排气口,这些排气口分别与内燃机的第一至第四气缸连通。内燃机各气缸的点火顺序为第一气缸、第三气缸、第四气缸、第二气缸。
参见图1、配合参见图2、图3、图4、图5,本实用新型的紧耦合催化器的排气歧管,包括支管部1、五通组件2、氧传感器座3、紧耦合催化器4和可调支架总成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天纳克排气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天纳克排气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77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增压器传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煤矿瓦斯测压孔封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