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温控性好的膜片钳恒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02795.X | 申请日: | 2013-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28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陈涛;康生;李富军;王锐安;黄庆愿;张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富康空气净化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38 | 分类号: | C12M1/38;C12M1/34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张培勋 |
地址: | 71007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温控 膜片 恒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仪器,特别是适应用膜片钳实验中使膜片处于恒温的环境中的具有温控性好的膜片钳恒温装置。
背景技术
在脑片膜片钳实验中,需要将膜片放置在实验分析台中央的凹腔(直径约20公分)内。凹腔内的脑片孵育液体循环供应,且要保持恒定的温度(一般在30℃左右)。现有的恒温装置多由进口,一般价格在人民币3000-4000元左右。其原理是在凹腔底部连接加热装置和温度传感器,加热装置和温度传感器与控制仪器电连接,通过控制仪器控制凹腔内的水处于需要的温度。由于凹腔很小,被加温的液体很少(约几毫升),对于温度的变化,需要温度传感器与控制仪器灵敏而且迅速地进行调节,否则会使凹腔内的水温变化较大,影响膜片的活性。可以说,目前的装置既价格昂贵使用起来效果又不尽理想。
申请号是:200820222317.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膜片钳恒温装置》,它通过在膜片分析台上有一直径为20公分的凹腔,凹腔进水口和出水口通过水管与恒温水箱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密封连接,在恒温水箱的进水口和凹腔的出水口之间接有微型水泵,微型水泵与孵育液(3)进液口管封管连接,在恒温水箱内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与控制仪器(10)电连接。这种装置由于恒温水箱与凹腔有一距离,距离太近会影响光学仪器操作,太远会受环境影响,而且引水管道在台面侧影响工作人员工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成本低、工艺性好的具有温控性好的膜片钳恒温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具有温控性好的膜片钳恒温装置,其特征是:膜片分析台上有一直径为20公分的凹腔,凹腔中的脑片孵育液通过进水管、出水管、脑片孵育液杯和微型水泵构成循环体,凹腔为导热体,导热体凹腔通过导热棒与热源热传导连接,热源通过所述的导热体接触的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的控制器内有红外遥控电路,红外遥控电路与控调红外线光连接。
所述的热源是半导体致冷器件。
所述的控制器面板上有控制按键和显示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导热体凹腔通过导热棒与热源热传导热连接,热源通过所述的导热体接触的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检测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值与温度设定值比较,控制热源的温度,使热源通过导热棒向凹腔提供传导热,使凹腔工作在设定的温度。这种结构简单,容易实现,成本低廉(约人民币200元左右),且体积小巧,放置在分析台上不影响其它部件的使用,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热棒;2、凹腔;3、温度传感器;4、控调;5、显示器;6、控制器;7、控制按键;8、加热驱动电路;9、热源;10、膜片分析台;11、脑片孵育液;12、进水管;13、出水管;14、脑片孵育液杯;15、微型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具有温控性好的膜片钳恒温装置,至少包括膜片分析台10,膜片分析台10上有一直径为20公分的凹腔2,凹腔2中的脑片孵育液11通过进水管12、出水管13、脑片孵育液杯14和微型水泵15构成循环体,凹腔2为导热体,导热体凹腔通过导热棒1与热源9热传导连接,热源9通过所述的导热体接触的温度传感器3与控制器6电连接,控制器6检测温度传感器3的温度值与温度设定值比较,控制热源9的温度,使导热棒1向凹腔2提供传导热,使凹腔2工作在设定的温度。
热源9是半导体致冷器件,它由加热驱动电路8控制其工作电流,在半导体致冷器件的热输出面产生需要的热。
控制器6内有红外遥控电路,红外遥控电路与控调4红外线光连接。当控制器6检测温度传感器3的温度值与温度设定值比较,大于设定值时,通过控制器6内的红外遥控电路控制控调4,使凹腔2工作在低于设定值的温度。
控制器6面板上有控制按键7和显示器5,通过控制按键7和显示器5设定温度设定值,通过显示器5实时显示凹腔2温度和温度设定值。凹腔2温度保持在30℃左右。
本实施例没有详细叙述的部件和结构属本行业的公知部件和常用结构或常用手段,这里不一一叙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富康空气净化设备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富康空气净化设备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027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钴酸锂废电池正极材料的浸出方法
- 下一篇:镍酸锂废电池正极材料的浸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