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用型放线滑车吊梁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97913.2 | 申请日: | 2013-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20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季斌;张松华;邹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湖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段秋玲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用型 放线 滑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线路施工滑车的悬挂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通用型放线滑车吊梁。
【背景技术】
国内输电线路当采用6分裂子导线时,目前最常见的架线方式分两种:“3×一牵2”及“一牵2加一牵4”。
所谓一牵2就是一套牵张设备同时牵引展放2根子导线,配套使用1个三轮放线滑车。所谓“3×一牵2”就是使用三套牵张设备牵引展放共6根子导线,共需配套3个三轮放线滑车。
所谓一牵4就是一套牵张设备同时牵引展放4根子导线,配套使用1个五轮放线滑车。所谓“一牵2加一牵4”就是使用一套牵张设备牵引展放2根子导线,同时使用另一套牵张设备牵引展放4根子导线,共需配套1个五轮放线滑车及1个三轮放线滑车。
不管哪种架线方式,都需要将配套的放线滑车悬挂在铁塔上。不同架线方式,滑车悬挂方式不同,通常所用的吊梁也不同。换一种架线方式就要换一种吊梁,这就给施工带来很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用型放线滑车吊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通用型放线滑车吊梁,它包括梁体,所述梁体连接有第一边吊耳、第二边吊耳、第三边吊耳和中吊耳,所述第一边吊耳和第二边吊耳对称设置在梁体两端,所述中吊耳设置在梁体中部,所述第三边吊耳设置在中吊耳与第二边吊耳之间的梁体中部。
优选地,所述梁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螺栓孔组和第二螺栓孔组,所述梁体分别通过第一螺栓孔组、第二螺栓孔组与螺栓的相互配合固定连接有第一边吊耳、第二边吊耳;所述梁体中部下端设有第三螺栓孔组,所述梁体通过第三螺栓孔组与螺栓的相互配合固定连接有中吊耳;所述中吊耳与第二边吊耳之间的梁体中部设有第四螺栓孔组,所述梁体通过第四螺栓孔组与螺栓的相互配合固定连接有第三边吊耳。
优选地,所述梁体中部上端设有第五螺栓孔组,所述梁体通过第五螺栓孔组与螺栓的相互配合固定连接有六线悬垂联板。
优选地,所述第一边吊耳、第二边吊耳、第三边吊耳和中吊耳均设有用于与卸扣连接的连接孔,所述卸扣用于与滑车连接。
优选地,所述梁体由两根留有间隙背靠背的槽钢连接而成。
优选地,所述梁体上端面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与吊绳连接的起吊耳,所述起吊耳上设有第一起吊孔。
优选地,所述梁体两端设有第二起吊孔。
本实用新型可通用于最常用的“3×一牵2”及“一牵2加一牵4”两种架线方式中滑车的悬挂,它利用输电线路自备的六线悬垂联板将自身悬挂在铁塔上,再在自身下面悬挂放线滑车。
本实用新型现场组装方便,安装方法多,既可以在地面分解后升空,在高空组装,又可以先在地面组装悬挂好再整体升空。
本实用新型结构及加工工艺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3×一牵2”架线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一牵2加一牵4”架线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垂直升空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水平升空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升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一种通用型放线滑车吊梁,它包括由两根留有间隙背靠背的槽钢连接而成的梁体2,梁体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由单块较厚钢板加工而成的第一边吊耳3、第二边吊耳4、第三边吊耳5和中吊耳6,第一边吊耳3和第二边吊耳4对称固定连接在梁体2的两端,中吊耳6长度小于边吊耳且固定连接在在梁体2的中部,第三边吊耳5固定连接在中吊耳6与第二边吊耳4之间梁体2的中部。在梁体2两端的上端面上分别焊接有一组背靠背的角钢加工而成的四个起吊耳7,且起吊耳7的角钢的一肢贴焊在梁体2上,另一肢直立并钻有第一起吊孔8。在梁体2两端的正面上也钻有用于与吊绳连接的第二起吊孔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湖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湖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979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