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电池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94755.5 | 申请日: | 2013-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32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政烈;张祐玮;杨筑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有成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1/052 | 分类号: | H01L31/052;H01L31/048;B32B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臧建明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电池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太阳能电池模块。
背景技术
在石化能源短缺以及能源需求量与日俱增的情况下,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的开发成为当今非常重要的课题之一。再生能源泛指永续且无污染的天然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水利能、潮汐能或是生质能等,其中,太阳能的利用更是近几年来在能源开发的研究上相当重要且受欢迎的一环。
太阳能电池是一种能量转换的光电元件(photovoltaic device),其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将光的能量转换成电能。太阳能电池的种类包括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薄膜以及染料太阳能电池。以硅基太阳能电池为例,其是将高纯度的半导体材料(硅)加入一些不纯物使其呈现不同的性质。当太阳光照射到太阳能电池的半导体材料时,光子所提供的能量可能会把半导体中的电子激发出来,而产生电子-空穴对。电子与空穴会受到内建电位的影响,而往反方向移动,其中空穴往电场的方向移动,而电子则往相反的方向移动。如果以导线将此太阳能电池与一负载(load)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回路(loop)就会有电流流过负载,这就是太阳能电池发电的原理,又称为光伏效应(photovoltaic effect)。
太阳能模块在进行光电转换的过程中以及太阳能模块在太阳光的长期照射下会产生热能,若无法有效地将热能导出,将产生背热问题,而导致光电转换效率下降。随着太阳能电池模块日益地受众人瞩目且众家厂商纷纷投入太阳能电池的市场,若欲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太阳能电池模块势必须具备良好的散热效果,以具有好的光电转换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效果良好的太阳能电池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太阳能电池模块,其包括太阳能电池元件、第一封装膜、第二封装膜、盖板、背板以及多个热辐射粒子。太阳能电池元件具有第一表面以及相对于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第一封装膜位于第一表面上,而第二封装膜位于第二表面上。盖板位于第一封装膜上,且第一封装膜位于太阳能电池元件与盖板之间。背板位于第二封装膜上,且第二封装膜位于太阳能电池元件与背板之间,而热辐射粒子分布于背板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背板为多层的堆叠层,且热辐射粒子分布于堆叠层的至少一层之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热辐射粒子的分布厚度在10纳米(nanometer)至100微米(micrometer)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太阳能电池元件包括第一电极层、光电转换层、第二电极层以及多个金属电极,其中光电转换层具有上表面以及与上表面相对的下表面。第一电极层位于上表面上,而第二电极层位于下表面上。金属电极位于下表面上且与第二电极层电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光电转换层是P型掺杂层及N型掺杂层的堆叠结构,或是P型掺杂层、本质层、N型掺杂层的堆叠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还包括位于第二电极层上的热辐射层,且热辐射层曝露出金属电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热辐射层包括多个热辐射图案,且各热辐射图案与相邻的金属电极分别维持间距。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热辐射粒子还分布于第二封装膜中。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电池模块可通过将热辐射粒子设置在背板中,来将太阳能电池元件所产生的热导出太阳能电池模块外,藉此改善背热问题,从而提升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光电转换效率。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一种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一种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一种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200、300、400:太阳能电池模块;
110:太阳能电池元件;
112:光电转换层;
114:第一电极层;
116:第二电极层;
118:金属电极;
120:第一封装膜;
130:第二封装膜;
140:盖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有成精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有成精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947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抽拉门拉手上的可控发光装置
- 下一篇:一种舞台灯热学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