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生产墙体砌块的链铸机底模复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93410.8 | 申请日: | 2013-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1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邵才仁;邵云波;邵云飞;刘玮;隋川维;陈传俊;王波;李祖萌;郭洪亮;李景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云波 |
主分类号: | B28B1/14 | 分类号: | B28B1/14;B28B1/08;B28B1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716 山东省龙口市龙口***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生产 墙体 砌块 链铸机底模 复位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墙体砌块加工设备的部件;具体涉及一种自动生产墙体砌块的链铸机底模复位装置。
(二)背景技术:目前,国内、外现有技术中的墙体砌块加工设备,通常是在移动连于机架的行走车上设有喂料机,在所述喂料机一侧连有成型压注机,在成型压注机下方的机架上对应设有模具。在墙体砌块的加工过程中,当喂料机对模具喂料进行完毕,要先控制行走车带动喂料机离开模具的上方,再控制行走车带动成型压注机对模具内腔的湿状墙体混合料进行成型压注后移动离开,方能控制模具脱模分离出墙体砌块,最后还要经工人手动操作将脱离模具内腔底部的底模进行复位,以备下一件墙体砌块的生产。当人们对结构体积大,重量重的底模手动进行复位时,操作劳动强度较大,而且底模复位工序间隔时间较长,明显地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三)发明内容: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生产墙体砌块的链铸机底模复位装置,旨在降低人们操作的劳动强度和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这种自动生产墙体砌块的链铸机底模复位装置,它是在机架两侧的轨道上移动连有复位车;所述复位车上连有的推板与模箱内腔的底模相对应;在所述机架两侧分别固连有缸体与复位车相接。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时,本实用新型通常选择所述缸体的活塞杆前端与复位车相接。
本实用新型采取上述结构,工作中,按设定的每10秒钟生产一件墙体砌块的生产程序,控制链铸机的电动装置驱动主动轮分别带动主、从动拨轮,拨动铰接相连的多个模箱底部的滚轮沿两条横向椭圆轨道转动位移,在依次完成墙体砌块的混料输送、振动进料、托板就位和脱模工序进入底模复位工位后,通过机架两侧轨道上的缸体,控制复位车上的推板将脱离模箱内腔底部的底模推送复位,取代了现有技术中人们的手工操作,明显地降低了劳动强度;自动推送底模复位工序间隔时间较短,有效地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带有局部剖面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左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与链铸机连接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图1-图3所示。这种自动生产墙体砌块的链铸机底模复位装置。它是在机架两侧的轨道上移动连有复位车1;所述复位车上连有的推板2与模箱内腔的底模3相对应;所述缸体4的活塞杆前端与复位车1相接(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与自动生产墙体砌块的链铸机配套连接使用(图3所示)。工作时,按设定的每10秒钟加工一件墙体砌块的生产程序,通过链铸机的电动装置驱动主动轮8分别带动主、从动拨轮7、6,拨动铰接相连的多个模箱底部的滚轮沿两条横向椭圆轨道5转动位移,在依次完成墙体砌块的混料输送、振动进料、托板就位和脱模工序,模箱内腔底部的底模3因同墙体砌块的脱出也随之脱离模箱底部一段距离(图1所示),需要及时将底模3恢复至模箱底部,以备下一件墙体砌块生产的振动进料。待模箱转动位移至底模复位工位后(图1、图3所示),控制气缸体4的活塞杆拉动复位车1上的推板2沿机架两侧的轨道右移(图1所示),通过推板2将脱离模箱底部的底模3推送复位。按设定的生产程序,自动控制气缸体4的活塞杆推动复位车1带动推板2左移回到工作的初始状态(图1、图3所示)。
通过在机架两侧的轨道上固连有气缸体4,控制复位车1带动推板2将脱离模箱内腔底部的底模3推送复位,取代了现有技术中人们的手工操作,明显地降低了劳动强度;自动推送底模复位的工序间隔时间较短,有效地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实现基本相同的功能,达到基本相同的效果,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就显而易见联想到的其它技术特征,还可以替换做出若干种基本相同方式的变型和/或改进,这些变化应当视为等同特征,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云波,未经邵云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934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湿式报警阀
- 下一篇:具电疗、温灸及药熏功能的木桶式多功能理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