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加固型掌上电脑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90516.2 | 申请日: | 2013-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55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东;黄寿锋;青建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岱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0 | 代理人: | 成丽杰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固 掌上电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特别涉及掌上电脑。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Barcode(条码)和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简称“RFID”)技术作为两种全新的自动识别技术,被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目前,Barcode和RFID技术在电子商务、零售、连锁、表单、安全保密、追踪、证照、存货盘点、资料备援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适合移动销售、医院、物流、仓储、码头等众多行业。目前为止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一种方式是Barcode和RFID通过和笔记本、台式机等计算机连接。另一种方式是Barcode和RFID集成到预装Windows Mobile或者Android操作系统的掌上电脑(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
然而,将Barcode和RFID跟笔记本、台式机等计算机连接,对需要在工作现场或者恶劣环境中随身携带使用这些设备的工作人员而言,很不方便。而目前市面上预装Windows Mobile或者Android操作系统的PDA,都采用基于ARM架构的计算机主板,性能差,功能单一,无法兼容常用的ERP和CRM系统,无法兼容SQL、Oracle等主流数据库,用户必须要开发专门的应用软件。软件开发费用昂贵,维护成本高。终端用户期盼能有一种型态类似现有手持式加固PDA,但功能类似笔记本或者台式计算机的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固型掌上电脑,使得该加固型掌上电脑可以直接取代笔记本或台式机等计算机,并兼容Barcode和RFID两种自动识别技术,不但系统开发、建设、运行、升级、维护也都更为方便,而且不受应用环境和场所限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固型掌上电脑,包含:
基于X86构架的计算机主板、射频识别RFID读写模块、一维码和二维码扫描模块、人机交互模组;
所述RFID读写模块、一维码和二维码扫描模块、人机交互模组均与所述计算机主板相连;
其中,所述加固型掌上电脑的外壳的四个角上还分别设有保护角垫。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加固型掌上电脑即加固PDA包含的计算机主板是基于X86构架的计算机主板,因此该加固PDA可预装Windows XP、Windows7、Windows8、Linux等主流操作系统,从而可安装运行办公电脑中Windows XP、Windows7、Windows8、Linux等主流操作系统下所有应用软件,兼容SQL、Oracle等主流数据库,兼容SAP、Oracle、金蝶、用友等主流ERP和CRM系统,支持一维、二维条码和RFID识读,实现电脑的所有功能,兼容性好,安全、可靠。而且,系统开发、建设、运行、升级、维护都更方便,适合企业与专业用户户外、野外、手持、车载、现场使用。而且,由于该加固PDA还包含了RFID读写模块、一维码和二维码扫描模块,使得该加固PDA可兼容Barcode和RFID两种自动识别技术,尤其适用于移动销售领域,实现了集中管理,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更加方便、经济、稳定。同时,该加固PDA的外壳的四个角上还分别设有保护角垫,有效起到了防震、防摔效果,可使得该加固PDA不受应用环境和场所的限制,除普通环境下使用外,也适用于恶劣的环境下开展工作。
另外,该加固PDA还可包含:通信模组;所述通信模组与所述计算机主板相连。优选地,通信模组包含以下之一或其任意组合:蓝牙模块、Wifi模块、3G或4G模块。可使得采集信息直接进入加固PDA后,或经该加固PDA现场实时处理分析后,将阶段性结果或最终结果通过WiFi、3G或4G等无线网络直接导入互联网/物联网和服务器,支持WiFi、GPRS、3G或4G、蓝牙等多种无线通讯方式,以适应移动销售、物流、仓储、码头等行业的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岱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岱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905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绿色糖单孢菌麦芽糖α-淀粉酶突变体及其应用
- 下一篇:鹤望兰栽培营养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