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拆卸绳头固定装置及辅助穿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90006.5 | 申请日: | 2013-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30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李翔;张鹏;刘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G11/02 | 分类号: | F16G11/02;B66C23/6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颜镝 |
地址: | 22100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拆卸 固定 装置 辅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拆卸绳头固定装置及辅助穿绳装置。
背景技术
履带式起重机中应用大量的钢丝绳与滑轮组。这种钢丝绳一般很粗、很长、很重。根据额定起重量的不同,使用的滑轮组中的滑轮个数从几个到几十个不等,如果使用人工手动穿绳,则需花费大量的时间与资源。于是,人们发明了辅助穿绳装置。这种辅助穿绳装置使用较细较轻的预穿钢丝绳代替粗重的待穿钢丝绳先穿过滑轮组,再与待穿钢丝绳一端的绳头装置相连,最后使用穿绳卷扬收回预穿钢丝绳。这样,在预穿钢丝绳的牵引下,待穿钢丝绳就随着预穿钢丝绳穿过滑轮组。这种穿绳方法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升了穿绳速度,节约了客户的使用成本。
但是,这种穿绳方式需要待穿钢丝绳带有绳头装置,以便能使预穿钢丝绳准确牢靠地与待穿钢丝绳相连。如图1所示,为现有的一种绳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中,待穿钢丝绳a1的绳头a2上具有一牵引孔a3,用来与预穿钢丝绳相连。
在目前使用的钢丝绳中,一部分是有绳头装置的。这种绳头一般由钢丝绳生产厂家在出厂时采用压制或浇铸的方式固定在钢丝绳的一端。一旦安装,不能拆卸。使用时,必须使用如图2所示的配套的固定装置才能将绳头安全、可靠地固定。这种带绳头装置的钢丝绳一般使用在履带式起重机的起升机构中,作为起升钢丝绳使用。而绳头装置则可以很方便地固定在吊钩或臂头上。
然而,在履带式起重机的变幅机构中,钢丝绳一般是用楔形块固定在变幅卷扬上的。而由于绳头装置的存在,就无法将变幅钢丝绳按照要求与变幅卷扬正确连接。因此,在目前的变幅钢丝绳穿绳工作中,几乎全部使用人工手动穿绳,费时费力。
之所以现有的绳头固定方案不能使用在履带式起重机的辅助穿绳系统中,主要原因是:1、固定绳头所使用的部件体积过大或绳头固定后的形态体积过大,导致无法顺利穿过履带式起重机变幅机构的滑轮组支架及防跳绳机构;2、绳头固定后对待穿钢丝绳的夹紧力不能达到穿绳要求,造成在穿绳过程中绳头脱落,降低穿绳效率,增加工作量。
在电力电缆的穿管作业中,还存在一种使用穿绳网兜穿绳的方法。这种穿绳方法所用的网兜一般由尼龙等化纤材料编制,能对以橡胶为表皮的电线电缆产生较大的阻力。但是,钢丝绳表面过于光滑,网兜产生的阻力有限,仅能满足滑轮个数较少的滑轮组的穿绳工作,并且经过多次使用后,网兜会被钢丝绳上的润滑油浸透,导致其产生的阻力将大大减小。从而夹紧力难以达到穿绳要求,容易造成在穿绳过程中绳头脱落,降低穿绳效率。
还有一种直接将预穿钢丝绳和待穿钢丝绳焊接在一起的方案,这种穿绳方案会对待穿钢丝绳造成不可修复的损伤,降低钢丝绳使用寿命,威胁起重作业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可拆卸绳头固定装置及辅助穿绳装置,可满足履带式起重机变幅机构的穿绳要求,提高穿绳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拆卸绳头固定装置,包括:外套筒、内夹结构和顶筒,所述内夹结构在安装状态下从所述外套筒的插接口插设到所述外套筒的内腔中,在所述外套筒与内夹结构相向发生位移的状态下,所述内夹结构受到所述外套筒的内腔的挤压而向所述内夹结构的中心靠拢,实现待穿绳的绳头固定作用,通过所述顶筒实现所述内夹结构的安装和拆卸。
进一步的,所述外套筒的内腔包括连续的锥形内腔部分和筒形内腔部分,所述筒形内腔部分与所述外套筒的插接口相接。
进一步的,所述内夹结构包括连续的外锥形部分和外筒形部分,所述外锥形部分和外筒形部分均具有用于容纳待穿绳的中空结构,所述外锥形部分的表面与所述锥形内腔部分的表面相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内夹结构为至少两个带有锥度的顶块。
进一步的,所述内夹结构为一个非封闭的顶块。
进一步的,所述外锥形部分和外筒形部分的中空结构还设有突起或花纹。
进一步的,所述外套筒的内腔从所述外套筒的插接口向内设有内螺纹,所述顶筒的一端具有与所述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外套筒靠近所述锥形内腔部分的一端和所述顶筒的另一端均包括调整端,所述调整端具有便于调整工具夹持的夹持平面,所述顶筒具有用于容纳所述待穿绳的中空结构。
进一步的,在所述外套筒上对应于所述筒形内腔部分与所述内夹结构的外筒形部分的重合区域还设有多个从外表面到内腔贯通的螺纹孔,通过安装顶丝来顶紧所述内夹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外套筒远离所述内夹结构和顶筒的一端还设有用于连接预穿绳的吊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900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