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近红外仪器的液体进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88729.1 | 申请日: | 2013-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9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熊结青;卢宗梅;陈影;沈爱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粮生物化学(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5 | 分类号: | G01N21/35;G01N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李婉婉;王崇 |
地址: | 23301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仪器 液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近红外仪器的液体进样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近红外仪已广泛应用于固体样品分析,采用近红外仪分析样品具有快速、方便、准确的优点。鉴于近红外仪分析的这些优点,仪器公司开发了一种应用于液体的进样器,利用高强度、宽波带的白光对样品进行照射。从样品漫反射出的测量光透过光学窗口并入射到光纤传感器上。反射光与内部汞灯光源的参考信号同时通过光纤到达静态衍射光栅,通过光栅分光后传递到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上。获得的所有光谱信号照射到按照固定波长排列的一系列光电二极管传感单元上。每一个二极管传感单元对应特定波长上的信号,从而实现连续光谱信号的同步收集。
通过该液体进样器进行进样时,通过硅胶软管和乳动泵将样品打入到样品池中,然后再按照近红外仪的对液体的常规操作进行分析。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因液体样品温度不同对分析结果带来较大的影响的问题。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近红外仪器的液体进样装置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的近红外仪器的液体进样装置,该近红外仪器的液体进样装置对近红外仪器的液体进样结构进行了改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近红外仪器的液体进样装置,其中,该装置包括液体样品进料单元、样品控温单元和样品检测池,所述液体样品进料单元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样品控温单元的入口连通,所述样品控温单元的出口与样品检测池的入口连通,所述样品检测池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液体样品进料单元的入口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克服液体样品温度不同对分析结果带来的影响,从而提高检测结果重复性和准确性。
优选地,所述样品控温单元包括温度控制器、壳体、位于该壳体内的缓冲池、温度传感器、冷凝器和加热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温度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容纳在所述样品控温单元内的缓冲池内液体样品的温度,并将表示该温度的电信号发送给所述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控制器根据所述电信号控制所述加热器或冷凝器,从而调节所述缓冲池内液体的温度。
更优选地,所述冷凝器为形成于所述壳体内壁与所述缓冲池外壁之间的夹套式冷凝器,所述壳体包括与所述冷凝器连通的冷却介质入口和冷却介质出口。
更优选地,所述加热器为设置在缓冲池至少部分外壁周围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的电阻丝。
优选地,所述缓冲池的体积为所述样品检测池的体积的4-10倍。
优选地,所述进料单元为乳动泵。
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液体样品储存单元,所述液体样品储存单元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液体样品进料单元的入口连通,且所述液体样品储存单元与所述液体样品进料单元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近红外仪器的液体进样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液体样品进料单元
2 样品控温单元
3 样品检测池
4 液体样品储存单元
21 缓冲池
22 温度传感器
23 温度控制器
24 冷凝器
25 加热器
26 壳体
27 冷却介质入口
28 冷却介质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所述近红外仪器的液体进样装置中,所述液体样品进料单元1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样品控温单元2的入口连通,所述样品控温单元2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样品检测池3的入口连通,所述样品检测池3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液体样品进料单元1的入口连通。即,该近红外仪器的液体进样装置按照样品进料单元1、样品控温单元2和样品检测池3的顺序通过管道环状连接,形成循环回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粮生物化学(安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粮生物化学(安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887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检测位置的高温消解比色装置
- 下一篇:可调式钢片旋转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