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视机壳体及电视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76717.7 | 申请日: | 2013-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29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黄元贵;李孝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64 | 分类号: | H04N5/6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视机 壳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视机壳体及电视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平板电视机中,如图1所示,后壳1和侧AV(Audio and Video)支架2是两个分别独立的部件,其中,后壳1以及侧AV支架2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实现需要分别进行塑胶模具设计,然后再用两台成型机分别进行生产,设计制造时的成本较高;此外,在平板电视机的整机组装工艺中,需要将机芯2装配到后壳1的机芯槽11中,然后再将侧AV支架2配合机芯2以及后壳1进行安装,安装工艺较为耗费工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视机壳体及电视机,旨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视机壳体,包括后壳以及侧AV支架,其中,所述后壳上设有用于容置机芯的机芯槽,所述侧AV支架上设有用于适配机芯插接头的孔,所述侧AV支架一体式连接在机芯槽的槽边框上。
优选地,所述机芯槽上设有螺孔座,所述机芯上设有与所述螺孔座适配的螺孔。
优选地,所述侧AV支架的孔的一端往另一端方向上孔内径逐渐减小, 且所述孔的内径较大一端设在靠近所述螺孔座一侧。
优选地,所述机芯插接头的内径比所述孔的最小内径小。
优选地,所述机芯槽上设有卡住所述机芯的卡筋,所述卡筋与所述机芯接触的一侧到所述后壳的距离大于所述螺孔座的顶端到所述后壳的最大距离。
优选地,所述机芯槽上还设置有顶住所述机芯的顶筋,所述凸筋的与所 述机芯接触的一侧到所述后壳的距离与所述顶筋的顶端到所述后壳的距离之差等于所述机芯的厚度。
优选地,所述卡筋设置在靠近所述侧AV支架处,所述顶筋设置在所述卡筋与所述螺孔座之间。
优选地,所述卡筋为一卡扣结构。
优选地,所述卡筋包括垂直于所述后壳设置的卡筋主体,所述卡筋主体的一端沿平行与所述后壳的扣合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了一种电视机,包括电视机壳体,该电视机壳体包括后壳以及侧AV支架,其中,所述后壳上设有用于容置机芯的机芯槽,所述侧AV支架上设有用于适配机芯插接头的孔,所述侧AV支架一体式连接在机芯槽的槽边框上。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视机壳体,包括后壳以及侧AV支架,其中,所述后壳上设有用于容置机芯的机芯槽,所述侧AV支架上设有用于适配机芯插接头的孔,所述侧AV支架一体式连接在机芯槽的槽边框上。由于后壳与侧AV支架通过一体化设计连接,这避免了想要对后壳与侧AV支架分别建造模具的问题,同时也节省了后壳与侧AV支架的装配所耗的工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提出了一种包括上述电视机壳体的电视机。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电视机后壳与侧AV支架装配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视机壳体的机芯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视机壳体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电视机后壳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的电视机壳体与机芯装配后的效果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 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方案主要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视机壳体,包括后壳以及侧AV支架,其中,所述后壳上设有用于容置机芯的机芯槽,所述侧AV支架上设有用于适配机芯插接头的孔,所述侧AV支架一体式连接在机芯槽的槽边框上。由于后壳与侧AV支架通过一体化设计连接,这避免了想要对后壳与侧AV支架分别建造模具的问题,同时也节省了后壳与侧AV支架的装配所耗的工时。
请一并参照图2至图5所示,其中,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机芯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视机壳体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电视机后壳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是3中的电视机壳体与机芯装配后的效果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出一种电视机壳体,包括后壳3以及侧AV支架4,其中,所述后壳3上设有用于容置机芯2的机芯槽31,所述侧AV支架4上设有用于适配机芯2插接头21的孔41,所述侧AV支架4一体式连接在机芯槽31的槽边框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767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