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烘干机械及进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76368.9 | 申请日: | 2013-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58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戴彬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25/00 | 分类号: | F26B25/00;F26B25/04;F26B17/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41001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烘干 机械 进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烘干机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烘干机械及进料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在现有的干混砂浆生产线中,烘干机械一般包括沸腾炉1、烘干滚筒4以及连接沸腾炉1与烘干滚筒4的连接部3。烘干滚筒4上设置有湿砂进料装置2,现有技术中,湿砂进料装置2一般采用一个固定于烘干滚筒4前端的斜溜管,将湿砂导入到烘干滚筒4的内部,湿砂由输送设备运送到斜溜管上端的进料口,并靠湿砂自身重力沿着斜溜管流动到烘干滚筒4内部。
由于湿砂靠自身重力沿着斜溜管溜到烘干滚筒内,溜管与水平面必须保证足够大的倾角(一般大于60°)。该进料装置虽然结构简单,但存在几个致命的缺点:(1)对原材料有较高的要求,湿砂进料时的初始含水率不宜超过8%,含泥量也不宜太高,含水率和含泥量过高导致湿砂向下流动速度降低。(2)靠近沸腾炉出口处的溜管温度高达600℃以上,湿砂中所含粘土将被粘在溜管内壁上被高温烧结成坚硬的烧结物而黏着在溜管内壁上而使溜管内径变得越来越小,最终导致堵料现象。湿砂含泥量越高,溜管内壁更易出现粘土被烧结而导致堵料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防止物料因粘附在溜管内壁而阻塞溜管的烘干机械及进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进料装置,包括进料溜管,进料装置还包括:螺旋叶片,沿进料溜管的轴向延伸并设置在进料溜管内部;以及驱动装置,设置在进料溜管的第一端以驱动螺旋叶片绕轴线转动。
进一步地,进料溜管倾斜设置,进料溜管的进料口设置在进料溜管的第一端的侧壁上。
进一步地,螺旋叶片为无轴螺旋叶片。
进一步地,螺旋叶片为变螺距轴螺旋叶片,且螺距从上端到下端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进料溜管具有保温隔热层。
进一步地,进料溜管包括内管,保温隔热层包裹在内管外部。
进一步地,进料溜管还包括套设在保温隔热层外部以保护保温隔热层的外管。
进一步地,外管包括沿其轴向剖开的两个半圆管,两个半圆管通过卡箍固定设置在保温隔热层的外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烘干机械,包括烘干滚筒,烘干滚筒的一端设置有前述的进料装置。
进一步地,烘干机械为湿砂烘干机械,湿砂烘干机械包括沸腾炉、烘干滚筒以及连接沸腾炉与烘干滚筒的连接部,进料装置设置在烘干滚筒靠近沸腾炉的一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烘干机械及进料装置,通过在进料溜管内部设置螺旋叶片,并设置驱动装置驱动螺旋叶片绕轴线转动的方式,使螺旋叶片在转动过程中,有效刮除粘附在进料溜管内壁上的物料,从而防止物料不断粘附在管壁上而导致进料溜管阻塞。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进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螺旋叶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进料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6是图5中标号I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进料装置,包括进料溜管10,进料装置还包括:螺旋叶片20,沿进料溜管10的轴向延伸并设置在进料溜管10内部;以及驱动装置30,设置在进料溜管10的第一端以驱动螺旋叶片20绕轴线转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进料溜管内部设置螺旋叶片20,并设置驱动装置30驱动螺旋叶片20绕轴线转动的方式,使螺旋叶片20在转动过程中,能够有效刮除粘附在进料溜管10内壁上的物料,从而防止物料不断粘附而导致进料溜管10阻塞。
优选地,进料溜管10倾斜设置,进料溜管10的进料口11设置在进料溜管10的第一端的侧壁上。即物料从上端的进料口11进入进料溜管10的内部,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流动。螺旋叶片20转动,能够有效地防止物料粘附在进料溜管10的内壁上。根据需要,可以在进料口11处设置料斗、竖直溜管40等方便进料的装置,从而方便物料落入到进料溜管10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763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凝管
- 下一篇:一种冷凝模块炉具的换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