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转向助力系统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70612.0 | 申请日: | 2013-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50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温有东;肖军;陈德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04 | 分类号: | B62D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黄灿;安利霞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转向 助力 系统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电动转向助力系统及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助力转向已经较为广泛的应用到了汽车上,现有助力电机通常与减速机构集成安装于转向管柱、齿轮或齿条,与转向管柱(齿轮或齿条)相常啮合。
由于电机和减速机构与转向管柱(齿轮或齿条)常啮合,当助力电机由于某种原因(断电或者电机出现故障)停止工作时,电机本身的惯性和阻力就会使得转向沉重,回正困难。如果采用永磁电机,还会产生电磁阻力,严重影响驾驶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电动助力系统失效的情况下转向回正性能良好的电动转向助力系统及汽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转向助力系统,包括电机和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输出轴上滑动套设有输出齿轮;
所述电机上设有传感器,该传感器与控制机构连接,该控制机构与一拨叉一端连接,该拨叉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输出齿轮上,控制所述输出齿轮与输入齿轮是否啮合;
正常状态,所述输出齿轮与输入齿轮啮合;在电机出现故障时,所述传感器向控制机构输送信号,所述控制机构通过拨叉以令输出齿轮与输入齿轮脱开啮合。
其中,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电源、控制器及电磁铁,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传感器连接,所述电磁铁的铁心与所述拨叉的一端连接;
所述控制器在收到传感器发送的信号后,启动电源令电磁铁铁心推动拨叉,以令输出齿轮与输入齿轮脱开啮合。
其中,所述减速机与所述输出齿轮之间套设有回位弹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转向系统,还包括如上所述的电动转向助力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上述方案中,在原有电动助力系统与转向系统中增加了离合机构,在电机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控制机构不工作,输出齿轮与助力输入齿轮啮合,电机的输出的转矩经减速器、输出轴、输出齿轮传到转向系统。当传感器监测到故障时,如断电或者电机出现故障,控制器控制电路接通,电源供电电磁铁铁心推动拨叉一端右移,拨叉另一端推动输出齿轮在输出轴上左移,输出齿轮与输入齿轮脱开啮合。当故障排除后,控制器控制电路断开,输出齿轮回到原位,电机正常助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转向助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电机;
2、减速机
3、回位弹簧;
4、输出轴;
5、输出齿轮;
6、输入齿轮;
7、拨叉;
10、传感器;
11、电源;
12、控制器;
13、电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助力电机停止工作时转向沉重、回正困难的问题,提供一种电动转向助力系统。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转向助力系统,包括电机1和减速器2,所述减速器2的输出轴4上滑动套设有输出齿轮5,所述减速机2与所述输出齿轮5之间的输出轴4套设有回位弹簧3;
所述电机1上设有传感器10,该传感器10与控制机构连接,该控制机构与一拨叉7一端连接,该拨叉7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输出齿轮5上,控制所述输出齿轮5与输入齿轮6是否啮合;
在电机1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所述输出齿轮5与输入齿轮6啮合,电机1输出的转矩经减速器2、输出轴4、输出齿轮5传到转向系统。在电机出现故障时,如断电或电机1出现故障,所述传感器向控制机构输送信号,所述控制机构通过拨叉7以令输出齿轮5与输入齿轮6脱开啮合。
进一步,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电源11、控制器12及电磁铁13,所述控制器12与所述传感器10连接,所述电磁铁13铁心与所述拨叉7的一端连接;
所述控制器12在收到传感器10发送的信号后,启动电源11令电磁铁13铁心向右移动,从而推动拨叉7的一端向右移动,拨叉7的另一端推动输出齿轮5克服回位弹簧3在输出轴4上左移,以使输出齿轮5与输入齿轮6脱开啮合。当故障排除后,控制器12控制电路断开,输出齿轮5在回位弹簧3的作用下回到原位,电机正常助力。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转向系统,还包括如上所述的电动转向助力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706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