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现场总线的远程电梯监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70314.1 | 申请日: | 2013-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26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龚威;李梅;王慧慧;王首彬;潘雷;刘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
主分类号: | B66B1/06 | 分类号: | B66B1/06;B66B5/0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董一宁 |
地址: | 300384***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现场总线 远程 电梯 监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计算机远程控制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现场总线的远程电梯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电梯已越来越接近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广泛地进入了各种场合。电梯作为高层建筑物内的垂直交通工具,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密切相关。
电梯远程监控技术为人们提供了及时发现电梯故障、提高电梯安全性的保证的技术手段。随着楼宇智能控制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电梯监控技术也将不断完善和提高,不断发展和创新。
目前,国内对电梯远程监控系统的研究尚处起步阶段,比较成熟可靠的系统主要是由一些国外电梯厂家开发的,例如奥的斯,三菱,富士等。其中,以奥的斯的电梯远程监控系统最有影响力。
目前,许多电梯生产企业和相关单位都在积极研究并推出各自的电梯远程监控系统,然而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缺点和不足。首先是电梯安装的环境各不相同,例如在同一栋楼可能安装不同型号的电梯,其操作和设备肯定不同,可能无法用同一套监控系统去监控所有电梯。其次,由于各个电梯生产制造商为了自己的利益,均使用各自独立的通讯方式和通讯协议,并且涉及到知识产权问题,使其无法综合到智能建筑综合管理系统(IBMS)中去,这样就大大地限制了智能建筑综合管理系统的系统集成度,使管理复杂化。
针对这种情况,国内一些企业尝试开发适应中国环境的电梯远程监控系统,但由于这是涉及到计算机控制、电梯控制、网络通讯、软件编程等多个专业的较大的系统工程,技术难度较大,风险投资高,无法取得用户的信任。同时,在设计时还要考虑与各个厂家的电梯控制系统接口问题等诸多因素,因此现在国内的电梯远程监控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某些不足:
1、功能简单,无法远程控制电梯的运行,不能进行故障的早期预警,发生故障时无法及时得到详细信息;
2、技术落后,适用面较小。甚至不能兼容相同品牌不同类型的电梯;
3、监控的电梯台数少;
4、通讯距离短,往往需要加入中继器。
对于电梯远程监控系统,国内与国外有着相对不同的侧重点,其情况对比如表1所示。
表1.国内外电梯远程监控系统对比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基于现场总线的远程电梯监控系统,该系统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兼容性、成本合适、运行稳定可靠、操作简单、安装方便,并且监控范围广。
如上构思,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现场总线的远程电梯监控系统,包括网络用户层和设备层,其特征在于:网络用户层由以太网组成,并通过以太网与监控层连接,监控层的监控主机通过现场总线与数据采集层实现双向数据传输,数据采集层中的每一台REMS下位机连接对应的设备层中的电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未经天津城市建设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703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软硬可调的气体压簧软垫单元
- 下一篇:一种挂篮宽度调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