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直流无刷电动车控制器的散热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63799.1 | 申请日: | 2013-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9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李练兵;夏晓敏;李向杰;姚春明;李志林;王华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天津翰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0 | 代理人: | 胡安朋 |
地址: | 300401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直流 电动车 控制器 散热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涉及散热器,具体地说是用于直流无刷电动车控制器的散热器装置。
背景技术
直流无刷电机由于其具有低电压特性好,转矩过载特性强,启动转矩大,启动电流小等优点,而且与直流有刷电机比较缺少碳刷换向机构,使得直流无刷电动机的寿命更长,维护更方便,于此同时由于采用采用高磁能积的稀土钕铁硼材料,直流无刷电动机的体积比同容量三相异步电动机缩小了一个机座号,因此在电动车领域直流无刷电动机取代直流有刷电动机已经成为一种大的趋势。
然而,在直流无刷电机驱动过程中需要采用三相桥式电路,这种驱动结构要比有刷电机驱动结构复杂,用的功率部件也要多,这就对功率板的结构和散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现有技术中市场上除了大功率直流无刷电动车控制器功率部件采用IGBT外,10KW以内的小功率的直流无刷电动车控制器功率部分多采用MOS管来作为驱动部件,MOS管在电路板上的固定方式多采用分别在电路板两侧排成一列即单排,散热器多采用T型铝材,这样把驱动板扣在散热器上,用螺丝加固,使得MOS管与散热器紧贴在一起,即为单排MOS管的安装结构。由于直流无刷电机控制器采用的三相桥式电路,在功率相同的情况下,直流无刷电机控制器采用的MOS管数量起码要比直流有刷电机控制器采用MOS管的数量多出一倍,如果还对MOS管单排逐个固定的话,装配也是比较困难的。现有技术中采用单排MOS管的方式来固定,造成的结果就是,直流无刷电机控制器结构的长度起码要比直流有刷电机的结构长度长出一倍。这样就要求在电动车上留出比直流有刷电机控制器大一倍的空间来安装直流无刷电机控制器,这样对电动车的整车结构来说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用于直流无刷电动车控制器的散热器装置,是一种采用双排MOS管和采用压条固定MOS管的新型散热器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直流无刷电机控制器体积太大,装配不方便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直流无刷电动车控制器的散热器装置,是一种采用双排MOS管和采用压条固定MOS管的新型散热器装置,包括电路板、压条、72个MOS管、两个散热器和底座;其中,电路板上安装有72个MOS管,采用两侧双排MOS管背对背式的排列,所有MOS管通过插孔安插在电路板上,然后将压条用螺丝紧压MOS管使其固定在散热器上,该固定方法是:用螺丝穿过外侧的压条上的螺丝孔和散热器上的螺丝孔,再拧紧在内侧的压条上的螺纹中,使其与散热器位置固定,然后两个散热器分别固定到底座上。
上述用于直流无刷电动车控制器的散热器装置,所述电路板上的72个MOS管的安置方式采用上下两侧双排MOS管的背对背式的排列,上侧的第一排MOS管和第二排MOS管之间的排间距为10mm,下侧的第三排MOS管和第四排MOS管之间的排间距为10mm,每排中相邻MOS管的间距为1.8mm,电路板上下两侧双排MOS管中的最外侧MOS管即第一排和第四排MOS管距离电路板上下边距离均为9.75mm,四排中的所有MOS管是左右对齐的,距离电路板的左侧距离为8mm,距离电路板的右侧距离为4mm,该电路板的上侧双排即第一排MOS和第二排MOS一共是36个MOS管,该电路板的下侧双排即第三排MOS和第四排MOS一共也是36个MOS管,每排有18个MOS管,其中,上侧左边并排的12个MOS管,即第一排左边6个MOS管和第二排左边6个MOS管为W相上桥臂,与这12个MOS管对应的下侧左边并排的12个MOS管,即第三排左边6个MOS管和第四排左边6个MOS管为W相下桥臂;上侧中间并排的12个MOS管,即第一排中间6个MOS管和第二排中间6个MOS管为V相上桥臂,与这12个MOS管对应的下侧中间并排的12个MOS管,即第三排中间6个MOS管和第四排中间6个MOS管为V相下桥臂;上侧右边并排的12个MOS管,即第一排右边6个MOS管和第二排右边6个MOS管为U相上桥臂,与这12个MOS管对应的下侧右边并排的12个MOS管,即第三排右边6个MOS管和第四排右边6个MOS管为U相下桥臂,在上侧MOS管的漏极都与散热器相连,此散热器又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为其提供电池正极输入,其中W相和V相分别通过焊在电路板上的两个铜排分别引出,直流电源的负极也通过焊在电路板上的铜排引入,在下侧电路板中,将下侧左边24个MOS管的漏极,即为W相和V相的下桥臂,与散热器绝缘,而U相下桥臂的12个MOS管漏极不和散热器绝缘,以便从散热器引出U相,具体的绝缘措施是在W相和V相下桥臂的24个MOS管用绝缘布将MOS管漏极与散热器隔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637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病人监护屏幕聚合
- 下一篇:用于内容的异步分发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