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汽车碰撞预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63103.5 | 申请日: | 2013-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3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陈拙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衔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9/00 | 分类号: | B60Q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谢敏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汽车 碰撞 预警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汽车的预警系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智能汽车碰撞预警系统。
背景技术
2005年美国《汽车新闻》、《汽车工程》等杂志对未来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预测表明:各种电子、电控、智能装置将越来越多地应用在汽车上以实现汽车智能驾驶。下一个汽车销售的高潮将从普及“智能化汽车”开始。由此可见,研究智能化的汽车已迫在眉急。汽车智能化的研究,最重要也最先考虑的是安全问题。尤其当前后两车距离较近时,前车突然采取某种措施时,两车极易发生追尾,其很易发生交通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汽车碰撞预警系统,其能对该车与前后较近的两车之间的距离进行检测,使其与前后车辆之间的距离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外,保证在出现意外情况时,其有足够时间采取措施,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智能汽车碰撞预警系统,它包括微控制器和告警装置,所述的告警装置连接在微控制器上,所述的微控制器上连接有盲点检测装置,所述的微控制器上还连接有触碰检测装置,所述的微控制器上还连接有操作提示装置。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作为优选,所述的触碰检测装置包括前方触碰检测装置和后方触碰检测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前方触碰检测装置和后方触碰检测装置为距离传感器。
作为优选,所述的盲点检测装置为摄像头。
作为优选,所述的操作提示装置为液晶显示器或者LED灯。
进一步的,所述的告警装置为蜂鸣器。
作为优选,所述的微控制器为MSP43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汽车上,能对该车与前后车辆之间的距离进行检测,使距离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外,前车出现意外情况时,该车有足够的时间采取措施,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人生安全。
2、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提示装置可告警装置,当检测到距离在一定范围内时,通过告警装置提醒驾驶人员采取措施,并通过操作提示装置对操作举措进行提示,避免驾驶人员过于紧张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智能汽车碰撞预警系统,它包括微控制器和告警装置,所述的告警装置连接在微控制器上,所述的微控制器上连接有盲点检测装置,所述的微控制器上还连接有触碰检测装置,所述的微控制器上还连接有操作提示装置。
本实用新型安放于汽车上,微控制器作为系统的主控,其至关重要的作用。触碰检测装置用于对该车车辆之间距离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发送给微控制器;微控制器判断其距离小于一定的值时,通过告警装置对驾驶人员进行告警,以提醒驾驶人员采取相应措施,并通过操作提示装置将该采取的措施对驾驶人员进行提醒。盲点检测装置对驾驶人员不能看到的盲点进行检测,避免驾驶人员看不到盲点时,操作驾驶出现意外情况。
所述的触碰检测装置包括前方触碰检测装置和后方触碰检测装置。分别对该车和前方车辆和后方车之间的距离进行检测,不仅能保证该车不与前方车辆发生追尾,也能保证后方车辆不与该车发生追尾。
所述的前方触碰检测装置和后方触碰检测装置为距离传感器。
所述的盲点检测装置为摄像头。摄像头可安装在车辆的后方或者两侧,对忙点进行检测。
所述的操作提示装置为液晶显示器或者LED灯。
所述的告警装置为蜂鸣器。通过蜂鸣器发出声响来达到告警目的。
所述的微控制器为MSP430。
如上所述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衔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衔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631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存储方法
- 下一篇:一种硬盘物理序列号的获取方法、装置以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