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声作用下的硬脆材料研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7103.6 | 申请日: | 2013-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07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淑娟;崔丹;李言;胡海明;刘永;赵智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1/04 | 分类号: | B24B1/04;B24B37/1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李娜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 作用 材料 研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硬脆材料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超声作用下的硬脆材料研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空间应用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光学系统的反射镜的要求越来越高。考虑到空间光学系统对反射镜轻量化的要求,对反射镜材料提出了一系列要求:低密度、高弹性模量、低热膨胀系数、高热导率和无热应力等。传统材料已经不能满足这些要求。碳化硅(SiC)材料以其较高的弹性模量、适中的密度、较小的热膨胀系数、较高的热导率、耐热冲击性、高的比刚度和尺寸稳定性好等优点而成为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反射镜材料。但碳化硅由于高的硬度和脆性,加工相当困难,容易出现表面缺陷和裂纹。研磨是形成SiC单晶片成品的重要精整和光整加工方法,可以作为SiC单晶片超精密加工的最终工序来保证SiC单晶片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现有的研磨技术最突出的缺点是加工效率低,如研磨50.8mm碳化硅单晶片,需要约4个小时,并且在磨削热的作用下容易产生较厚的变质层;同时研磨加工后的表面微小破碎严重影响晶片的使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声作用下的硬脆材料研磨装置,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加工效率低、表面变质层较厚和表面微小破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超声作用下的硬脆材料研磨装置,包括研磨盘和载物盘,载物盘位于研磨盘的上面,晶片设置在载物盘与研磨盘之间,载物盘与导轮电机、滑台及超声波发生器连接,超声波发生器产生的超声频振动作用于载物盘上,载物盘在导轮电机带动下相对于研磨盘旋转,同时在滑台带动下作往复运动。
超声波发生器通过导波杆与研磨盘接触。
载物盘外壁设有主动导轮和被动导轮,主动导轮和被动导轮设置在导轮支架上且通过导轮支架与滑台连接,载物盘通过主动导轮与导轮电机连接,主动导轮在导轮电机作用下带动载物盘旋转,载物盘带动被动导轮转动,主动导轮和被动导轮将载物盘夹住,带动载物盘随滑台移动。
滑台与支架电机连接。
支架电机与滑台之间设有齿轮和与其配合的齿条,支架电机与支架电机控制器连接。
研磨盘通过研磨盘驱动齿轮与研磨盘驱动电机连接,研磨盘驱动电机与研磨盘驱动电机控制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载物盘的上表面施加超声振动,在超声作用下,玻璃材料的塑性域到脆性域转化的临界条件发生了变化,从而改善了磨粒与待研磨晶片之间的力学状态,达到了改善研磨效果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不仅实现了晶片的超声复合加工,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加工效率低、表面变质层较厚和表面微小破碎的问题,而且为实现硬脆材料超声辅助加工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如研磨盘压力等选择提供实验依据。
3、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晶体的研磨效率和质量,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超声作用下的硬脆材料研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超声作用下的硬脆材料研磨装置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超声作用下的硬脆材料研磨装置的载物盘受力图。
图中:1支架电机,2齿轮,3齿条,4滑台,5导轮电机,6超声波发生器,7-1.主动导轮,7-2.被动导轮,8载物盘,9研磨盘,10.研磨盘驱动齿轮,11.研磨盘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超声作用下的硬脆材料研磨装置,包括研磨盘9和载物盘8,载物盘8位于研磨盘9的上面,晶片设置在载物盘8与研磨盘9之间,载物盘8与导轮电机5、滑台4及超声波发生器6连接,超声波发生器6产生的超声频振动作用于载物盘8上,载物盘8在导轮电机5带动下相对于研磨盘9旋转,同时在滑台4带动下作往复运动。
还包括主动导轮7-1和被动导轮7-2,载物盘8外壁与主动导轮7-1和被动导轮7-2接触,主动导轮7-1和被动导轮7-2设置在导轮支架上且通过导轮支架与滑台4连接,载物盘8通过主动导轮7-1与导轮电机连接,主动导轮7-1在导轮电机作用下带动载物盘8旋转,载物盘8带动被动导轮7-2转动,主动导轮7-1和被动导轮7-2将载物盘8夹住,带动载物盘8随滑台4往复移动。
滑台4与支架电机1连接。
支架电机1与滑台4之间设有齿轮2和与其配合的齿条3。
研磨盘8通过研磨盘驱动齿轮10与研磨盘驱动电机11连接。
支架电机1与支架电机控制器连接;研磨盘驱动电机11与研磨盘驱动电机控制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71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