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触屏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6097.2 | 申请日: | 2013-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97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刘荣铖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2 | 分类号: | G06F3/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23001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触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触屏。
背景技术
触摸屏作为一种最新的输入及显示设备,是目前最简单、方便、自然的一种人机交互方式,已经广泛用作手机、平板电脑或电脑等的显示屏。但对于一些大尺寸屏幕(比如:110寸的电视机),由于显示屏很大,若采用触摸的方式交互,会存在手指无法或很难触碰的地方,如:大屏幕挂在高处,触摸起来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能够感应光源发出的光并定位光在显示屏上的位置的感光基板。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触屏,包括:基板,形成在基板上的第一电极层、光敏材料层及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为透明电极,所述光敏材料层呈网格状,隔离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用于感应照射到所述光触屏上的光。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均呈网格状。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层呈板状,所述第二电极层呈网格状。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层呈网格状,所述第二电极层呈板状,且第二电极为透明电极。
其中,还包括:第一恒压源和第二恒压源,所述第一恒压源通过若干电流输出通道连接第一透明电极层或第二电极层的一端,所述第二恒压源通过若干电流输出通道连接与第一恒压源相连的电极层的相对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恒压源与所述第二恒压源的电压相同;另一电极层连接第三恒压源,所述第三恒压源的电压与所述第一恒压源和第二恒压源的电压不同。
其中,所述第一恒压源和第二恒压源均与呈网格状的同一电极层相连,所述第一恒压源和第二恒压源各自连接网格状电极层的电流输出通道数与网格横向的网格线数量相同,或与纵向的网格线数量相同,与所述第一恒压源连接的每条电流输出通道分别连接一条相同方向的网格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恒压源连接的每条电流输出通道分别连接一条所述相同方向的网格线的另一端。
其中,所述第三恒压源是地。
其中,所述光敏材料层的材料为硫化镉、硒、硫化铝、硫化铅或硫化铋。
其中,还包括彩膜树脂层,所述彩膜树脂层形成在网格间的镂空区域。
其中,还包括黑矩阵,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中远离所述基板的电极层之上,所述黑矩阵呈网格状,在所述基板上的投影覆盖所述光敏材料层在基板上的投影。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基板上设置第一电极层、光敏材料层及第二电极层,光敏材料层在不同强度的外部光照下,光敏材料层的导电性能不同,光敏材料层两侧的电极层的电气导通性也随之不同;电气导通位置取决于外部光照位置,因此,通过感应外部光源发出的光能够定位光源发出的光在显示屏上的位置,从而实现了与大屏显示装置的人机交互。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光触屏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光触屏定位原理示意图;
图3是制作实施例1的光触屏的方法中,在基板上形成第一透明电极层的示意图,其中(a)是平面示意图,(b)是沿A-A向的截面图;
图4是制作实施例1的光触屏的方法中,在第一透明电极层上形成光敏材料层的示意图,其中(a)是平面示意图,(b)是沿A-A向的截面图;
图5是制作实施例1的光触屏的方法中,在光敏材料层上形成第二电极层的示意图,其中(a)是平面示意图,(b)是沿A-A向的截面图;
图6是制作实施例1的光触屏的方法中,在第二电极层上形成黑矩阵图形的示意图,其中(a)是平面示意图,(b)是沿A-A向的截面图;
图7是在图6的基础上形成彩膜树脂后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一种光触屏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一种光触屏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光触屏包括:依次形成在基板1上的第一电极层2、光敏材料层3及第二电极层4。由于需要使光敏材料层3感应光源发出的光,因此,所述第一电极层2为透明电极。为了方便确定光源照射的位置,所述光敏材料层3呈网格状,同时隔离所述第一电极层2和所述第二电极层4。光触屏第一电极层2和第二电极层4都可以是板状透明电极,但两层透明电极使得光触屏的透过率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60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