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段配氧燃气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5404.5 | 申请日: | 2013-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16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胡林明;李振青;徐江;宁凯;陈庆平;赵光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娄底分院 |
主分类号: | F23D14/22 | 分类号: | F23D14/22;F23D14/46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娄底市兴娄专利事务所 43106 | 代理人: | 邬松生 |
地址: | 417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段 燃气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与生物质气化炉相配套使用的分段配氧燃气燃烧器,它对生物质气化燃气进行分段配氧,产生涡流式燃烧。
背景技术
生物质气化技术的实用性越来越强,气化燃气的充分燃烧成为气化技术完善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传统生物质气化燃气燃烧一般采用红外线陶瓷板做成的炉灶,这种方法存在供氧配气不便、燃烧温度较低、陶瓷板的小孔易堵塞等问题,另外,生物质气化燃气用红外线灶燃烧很难应用于工业化。在本实用新型之前,在本技术领域有过不少热心的学者或企业设计过一些不同结构形状的燃烧器,如ZL2012201223822.5“气化炉燃气净化专用灶”就是其中的实例;但对于低热值(热值为4000~4500KJ/m3)的生物质气化燃气如何得到充分燃烧及提高热效率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配风(配氧)操作简单、不易堵塞及燃气燃烧充分的分段配氧燃气燃烧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一种分段配氧燃气燃烧器包括热风收口、外壳、隔热层、内层、配空气箱、燃气喷嘴、燃气进管、助烧配气管和空气进管,热风收口安装在内层的顶端,外壳的底边同内层的外壁相固连,在外壳同内层之间有隔热层,配空气箱固连在内层的内壁,在配空气箱的底边上加工有数量大于等于1的一段配氧孔,在配空气箱的上段周边加工有数量大于等于1的二段配氧孔。燃气进管的一头从内层底部的中心孔穿过后固连在配空气箱底边的内孔中,燃气喷嘴与燃气进管相连接,在燃气喷嘴上加工有数量大于等于1的喷气孔。助烧配气管安装在燃气进管上并与燃气进管连通,安装在内层下部的空气进管与内层的内腔连通。
采用如上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分段配氧燃气燃烧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技术效果在于:
①通过分段配氧增加了氧气与燃气的混合程度(提高氧气与燃气混合的湍度),提高燃气燃烧的稳定性,可有效防止因进风量太大而“吹灭”火焰。只要气化燃气的热值达到正常燃烧要求(热值≥3700KJ/m3),一般就不会发生被“吹灭”的现象,且燃烧过程不会冒黑烟和产生异味。
②燃气喷嘴上的喷气孔设计成为同向倾斜,配空气箱上的二段配氧孔也设计成为同向倾斜,燃气在燃烧过程中会形成涡流,提高燃气在燃烧器腔内的停留时间。
③在燃气进管的入口处增加了助烧配气管,用于燃气助烧,提高热值。当燃气自身热值不够(低于3700KJ/m3),或气化过程不稳定时(燃气热值时高时低),可通过助烧配气管适当补充高热值的气体(如液化气)来助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分段配氧燃气燃烧器的正向剖视示意图,亦为本实用新型的摘要附图。
图2为沿图1的A-A线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3为沿图1的B-B线剖视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分段配氧燃气燃烧器包括热风收口1、外壳2、隔热层3、内层5、配空气箱6、燃气喷嘴8、燃气进管11、助烧配气管12和空气进管13,热风收口1安装在内层5的顶端,外壳2的底边同内层5的外壁相固连,在外壳2同内层5之间(的空间中)有隔热层3,隔热层3的作用在于保护外壳2。配空气箱6固连在内层5的内壁,在配空气箱6的底边加工有数量大于等于1的一段配氧孔10(亦可称之为底部配氧孔10),所述各个一段配氧孔10可均匀分布或非均匀分布(最优为均匀分布),并且N个一段配氧孔10的面积之和与燃气喷嘴8内腔的横截面积之比为(2:3)~(1:4),所述N≥1的整数。在配空气箱6上加工有数量大于等于1的二段配氧孔4,所述二段配氧孔4可均匀分布或非均匀分布(最优为均匀分布)。(如图2、3)在加工二段配氧孔4时,各孔的轴向线不垂直于内层5的内壁,各个二段配氧孔4的轴向线与配空气箱6的径向线之间有相同的(内向)倾斜角β,在燃气喷嘴8上的(各个)喷气孔9的轴向线与燃气喷嘴8径向线之间有相同的(向外)倾斜角α,倾斜角β与倾斜角α的倾斜方向相同,让生物质气化燃气在内层5的内腔中燃烧时形成涡流,所述α=β或α≠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娄底分院,未经湖南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娄底分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54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