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耐用采煤机金属屏蔽橡套软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37477.X | 申请日: | 2013-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67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李云海;苏明华;王健红;吕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宝林集团大连金州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04;H01B7/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100 辽宁省大连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耐用 采煤 金属 屏蔽 橡套软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耐用采煤机金属屏蔽橡套软电缆。
背景技术
目前,采煤机用金属屏蔽橡套软电缆均采用单线直径小于0.51mm的细铜线,导体最外层绞合方向为左向,相邻层方向相反,导体绞合表面节距沟明显,影响绝缘挤出效果,电缆纤维编织材料和外护套抗拉强度低,电缆使用寿命低,一般在3个月以内,不能满足用户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新型耐用采煤机金属屏蔽橡套软电缆,解决了上述所提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包括动力线芯、地线芯导体与控制线芯,所述的电缆由三根动力线芯、一根地线芯导体及一根控制线芯组成,动力线芯与控制线芯呈正方形排列,中间有一根地线芯导体,所述的动力线芯由内到外依次由动力线芯导体、动力线芯绝缘层、金属纤维编织屏蔽层组成,所述的控制线芯内部有三根呈等边三角形排列的控制线芯导体,每根控制线芯导体外部均包裹控制线芯绝缘层,三个控制线芯导体外部有控制线芯包覆层,电缆的最外层包覆有外护套。
所述的动力线芯导体及控制线芯导体均由镀锡软铜导体同向绞合而成,最外层绞合方向为左向,单线直径小于0.3mm。
所述的金属纤维编织屏蔽层采用带包层加镀锡铜线与涤纶丝。
所述的外护套采用氯化聚乙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镀锡导体中单线直径小于0.3mm,采用同向绞合,最外层绞合方向为左向,导体绞合表面无复绞的节距沟,绝缘挤出效果好,导体结构更柔软,弯曲性能更佳,是一种柔软性(可移动性)高、抗弯曲性好、耐磨性佳、抗冲击性和抗挤压性能强的采煤机用金属屏蔽橡套软电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动力线芯;2、动力线芯导体;3、动力线芯绝缘层;4、金属纤维屏蔽层;5、地线芯导体;6、控制线芯;7、控制线芯导体;8、控制线芯绝缘层;9、控制线芯包覆层;10、外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耐用采煤机金属屏蔽橡套软电缆,包括三根动力线芯(1)、一根地线芯导体(5)与一根控制线芯(6),三根动力线芯(1)和一根控制线芯(6)呈正方形排列,在动力线芯(1)与控制线芯(6)中间有一根地线芯导体(5)。
其中,动力线芯(1)内部有一根动力线芯导体(2)是由镀锡软铜导体同向绞合而成,最外层绞合方向为左向,导体绞合表面无复绞的节距沟,绝缘挤出效果好,导体结构更柔软,单线直径小于0.3mm。动力线芯导体(2)外部包覆动力线芯绝缘层(3),最外部包裹金属纤维编织屏蔽层(4)。
控制线芯(6)内部有三根呈等边三角形排列的控制线芯导体(7),所采用的导体材料及成型方式与动力线芯(1)相同,每根控制线芯(6)外部均包裹控制线芯绝缘层(8),控制线芯(6)最外部裹有控制线芯包覆层(9)。
电缆的最外层包覆有外护套(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宝林集团大连金州电缆有限公司,未经辽宁宝林集团大连金州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374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排线结构
- 下一篇:高精度地面终端综合检测仪器用综合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