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晶硅太阳能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35843.8 | 申请日: | 2013-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72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苏杨杨;范维涛;勾宪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节能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1/0224 | 分类号: | H01L31/022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缪友菊 |
地址: | 100041 北京市石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晶硅太阳能电池。
背景技术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的半导体器件,太阳能电池片做好之后,为了将光电流收集起来并输送到负载上使用,存在一个与高效电池结构设计相应的电池栅线结构的最佳设计问题。栅线设计得好,将使电池的串联电阻最小,从而使功率损耗最小、输出功率最大,这对大面积功率输出的单体太阳能电池尤为重要。
目前使用的正银网版大多采用两条或三条主栅线,光电流通过副栅线进行收集后汇集至主栅线,后续在进行电池封装时,通过焊带将两个太阳能电池串联,即通过焊带将两个太阳能电池的主栅线对应连接。当进行光照发电时,各太阳能电池细栅线中的光电流的收集至关重要,且在实际生产中,往往会出现副栅线印刷不良的情况即虚断、漏印等情况,使光电流不能到达主栅线,从而影响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成本低、转换效率高的晶硅太阳能电池。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晶硅太阳能电池,包括设置在电池板上的背电极和正电极,所述背电极为四栅结构,且为分段不连续结构;所述正电极包括四根主栅线,所述主栅线为分段不连续结构,每根主栅线的宽度为1~2mm。
优选地,所述背电极的每条栅线分为4-10段;所述背电极的每段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优选地,所述背电极的每段长度为5-20mm。
优选地,所述正电极的主栅线分为4-15段,所述主栅线的每段间距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优选地,所述主栅线的每段间距为8-20cm。
分段的主栅线由单线或双线串联线串联,串联线的宽度为0.2-0.6m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1)通过增加一条主栅线,让细栅电流到主栅的距离减小,使得在细栅电流收集方面具有很大优势;(2)通过增加一条主栅线,可以使出现不良印刷的区域更大可能与主电极形成回路,从而减少印刷断线对电性能的影响;(3)由于使用分段电极方式,且降低主栅线的宽度,使得在印刷浆料使用上较正常设计图像更有优势,从而在不增加成本的基础上提升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背电极栅线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电极栅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晶硅太阳能电池,包括设置在电池板上的背电极1和正电极2。
所述背电极1为四栅结构,且为分段不连续结构;所述背电极1的每条栅线分为4-10段,每段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长度为5-20mm。
所述正电极2包括四根主栅线3,所述主栅线3为分段不连续结构,每根主栅线的宽度为1~2mm。每条主栅线3分为4-15段,每段间距为8-20cm,每段距离相同或不同。主栅线3的分段连接结构,即由若干串联块组成,串联线可为单线也可为双线。串联块宽度在1-2mm,长度设计时保证电池测试时探针很好的接触在矩形方块之内,电池片焊接时保证一定的焊接面积与可靠性;串联线宽度为0.2-0.6mm之间,可保证印刷时不出现断线,同时保证足够的电流收集能力,整体电性能不受影响。
本实用新型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种晶硅电池,根据不同电池结构要求和工艺匹配原则,电池片正电极的宽度变化范围为1-2mm,每根电极的分段方式和比例可根据实际测试和焊接要求进行调整,最少可分为4段。本实用新型可以适用于各种方式制作电极结构,如电镀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节能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节能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358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