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变电站的锂电池直流电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35439.0 | 申请日: | 2013-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76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陈书欣;陈海宏;黄兆欧;蒋昭胜;鲍成墩 | 申请(专利权)人: | 苍南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温州市科星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1/00 | 分类号: | H02J11/00;H02J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80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变电站 锂电池 直流电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电池直流电源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变电站的锂电池直流电源装置。
技术背景:
变电站用的直流电源主要是作为继电保护、开关控制操作、事故照明、通迅等共用电源,在整个变电站中各个地方所有设备都有需要使用,所以人们通常称之为“电力操作电源”。其特点要求为可靠性高、当交流失电时,成为变电所内唯一的电源,为各种保护设备、照明提供电源。所以其设备也是电力重要设备之一,电力工作者通常都称它为“血液”。变电站的直流电源主要是由充电机、铅酸蓄电池组、馈线回路等组成。不论是发电厂、变电站,在所有的直流电源系统中,蓄电池组都是演着极其重要和不可缺少的作用,现在我国都是采用铅酸电池做为直流系统的储能电荷量设备。平时蓄电池处于浮充电备用状态,一旦出现交流失电、需要分合闸时,蓄电池组必须向负载提供能量,如直流线圈、直流电机、电磁机构、保护装置、计算机控制回路、通讯、照明等。平时正常运行中的直流电源,蓄电池是没有为电网运行作出实质性贡献。然而,在事故状态下出现了交流失电,蓄电池组就是成为唯一能量供给者。以往的直流电源所采用的电池都是铅酸蓄电池和铬镍蓄电池。阀控式铅酸蓄电池VRLA拥有较先进的设计思想和工作原理,理论上有较高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由于变电站的停电机率少,蓄电池放电机会也就很少,并且其铅蓄电池组是将多节铅酸电池串联起来形成铅酸电池组、电压通常是110V和220V两种。为了规范蓄电池的运行,电力行业也制定了相关标准如《DL/T459-2000电力系统直流电源柜订货技术条件》和《DL/T724-2000电力系统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等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其可靠性和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了二个方面的问题:
(一)铅酸蓄电池串联成为电池组后,因各电池性能不一致有的电池电压过高,有的电池电压过低,出现了过充和欠充现象,造成了电池性能的严重差异性,造成个别电池提前损坏和失效:
(二)铅酸蓄电池按国家规程的相关规定,每年至少要做一次核对性型式试验,造成了人力财力的极大浪费,同时做一次试验至少要2小时准备工作,现场连续十小时的放电才能完成,并且要有可靠的备用电源,并且要求在25摄氏度的温度环境下完成,所以实施这个工作难度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变电站的锂电池直流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双电源转换器(1)、充电机(2)、充电机监控器(3)、锂电池组件(4)、直流输出母线(5)、各馈电支路开关(6);其电路连接为:交流380,50HZ的两路电源AC1和AC2和双电源转换器(1)输出端相接:双电源转换器(1)的输出端和充电机(2)的输入端1相接:充电机(2)的输出端口2和充电机监控器(3)相接:充电机(2)的输出端口3和锂电池组件(4)相接:锂电池组件(4)与充电机(2)的输出端口3与直流母线(5)输入端相并接:直流母线(5)的输出端和各馈电支路开关(6)相接,各馈电支路开关(6)和相关的用电负载相接。
优选的,所述锂电池组件单元(4)包括:锂电池组(7),各节锂电池监测控制单元(8),放电控制开关(9),放电负载(10);其电路连接为锂电池组(7)输出端和各节锂电池监测控制单元(8)输入端相接;各节锂电池监测控制单元(8)输出端和放电控制开关(9)控制端口2相接;锂电池组(7)输出端口和放电控制开关(9)的输入端1相接;放电控制开关(9)输出端口3和放电负载(10)的输入端相接。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变电站的锂电池直流电源装置,其技术效果为:
(一)铅酸蓄电池串联成为电池组后,因各电池性能一致,避免出现过充和欠充现象,造成了电池性能的严重差异性,造成个别电池提前损坏和失效的问题。
(二)节约人力及资源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组成结构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锂电池组件内部组成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苍南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温州市科星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苍南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温州市科星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354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汽车变速箱
- 下一篇:一种隔爆型双回路变频变压器低压保护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