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夹子组装机的转圈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32802.3 | 申请日: | 2013-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70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林志刚;蓝奇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奥亿达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1/00 | 分类号: | B23P21/0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胡志萍 |
地址: | 315602***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子 组装 转圈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造晾衣架夹子的组装机,具体是指一种夹子组装机的转圈机构。
背景技术
晾衣架的夹子一般都包括有左夹片、右夹片和O型圈,在左夹片和右夹片上均开有安装孔,O型圈具有开口,通过张开开口后,O型圈安装在左夹片和右夹片的安装孔内。在O型圈被机械手送入夹子组装机的成型对孔机构之前,需要前后进行二次定位,O型圈的第一次定位通过装圈机构来实现,O型圈的第二次定位通过转圈机构来实现。经第一次定位后的O型圈张开后与左、右夹片完成第一次安装,并在机械手装置作用下送入转圈机构由转圈机构对O型圈进行转动。由于开口张开后的O型圈稍呈椭圆形,而现有的转圈机构只能使O型圈沿着圆形轨迹进行转动,因此若采用现有的转圈机构对稍呈椭圆形的O型圈进行转动,会使O型圈产生变形,进而影响到夹子的组装质量,甚至产生废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开口张开的O型圈在转动时不会产生变形的夹子组装机的转圈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能对O型圈转动之前以及转动到位时的状态进行检测的夹子组装机的转圈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夹子组装机的转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电机,安装在电机安装板上,输出轴向上并露出于电机安装板;
旋转轴,下端安装在上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
直线导轨,安装在上述旋转轴的上端并随旋转轴同步转动;
滑块座,滑动安装在上述直线导轨上;
连接轴,下端安装在上述滑块座上并与滑块座同步转动;
气缸安装座,安装在上述连接轴的上端并与连接轴同步转动;
手指气缸,安装在上述气缸安装座上并与气缸安装座同步转动;
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安装在上述手指气缸上并与手指气缸同步转动,所述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能相互合并后夹住待转动的O型圈;以及
O型圈限位装置,具有位于O型圈内侧并供转动的O型圈侧向抵靠的限位块。
优选地,在所述旋转轴的上端设有连接盘,在连接盘的顶部开有安装槽,在所述的安装槽内安装有导轨座,所述的直线导轨固定在所述的导轨座上。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可以确保直线导轨与旋转轴进行同步转动。
为了使连接轴能与滑块座保持同步转动,在所述滑块座上开有安装孔,所述连接轴的下端安装在该安装孔内。
为了提高转圈机构的结构牢固度,该转圈机构还包括有下连接柱,下连接柱的下端安装在所述的电机安装板上,下连接柱的上端安装有轨迹线板,所述的气缸安装座位于轨迹线板的上方,所述的滑块座位于轨迹线板的下方,所述连接轴的下端穿过轨迹线板后安装在所述的滑块座上。
为了根据O型圈的转动状态不同而使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能相互合并或分开,在所述轨迹线板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光电开关,在气缸安装座的其中一侧安装有开关检测片,在O型圈被送入转圈机构的初始状态下,所述开关检测片触发轨迹线板一侧的光电开关而使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相互合并后夹住O型圈,在O型圈转动到位的状态下,所述开关检测片转动后触发轨迹线板另一侧的光电开关而使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释放O型圈。
为了便于安装光电开关,在所述轨迹线板的两侧各设有一开关安装板,所述的光电开关安装在对应侧的开关安装板上。
作为上述任一方案的优选,所述的气缸安装座包括气缸调节板、调节块和气缸连接板,所述的气缸调节板安装在连接轴的上端,所述的气缸连接板与气缸调节板之间设有所述的调节块,所述的手指气缸安装在所述的气缸连接板上。
为了旋转轴转动灵活并具有较好的支撑,在所述的电机安装板上安装有一轴承座,所述旋转轴的下端安装有一轴承,所述轴承安装在所述的轴承座内。
所述的O型圈限位装置可以采用多种结构,优选地,所述的O型圈限位装置包括有连接板、固定底板、上连接柱和转圈固定座和支撑块,所述的连接板安装在一支撑座上,所述的固定底板安装在连接板上,所述上连接柱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在转圈固定座与固定底板上,所述的支撑块安装在转圈固定座上,所述的限位块设于所述转圈固定座的顶部。
进一步地,在所述气缸安装座的上方设有一封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奥亿达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奥亿达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328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