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仿生越沙步行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26076.4 | 申请日: | 2013-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76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张锐;张四华;杨明明;刘芳;刘海宝;曾桂银;李建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B19/00 | 分类号: | B60B19/00;B60B15/04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 22103 | 代理人: | 张建成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仿生 步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步行轮,特别涉及一种仿生越沙步行轮。
背景技术
随着易开采的矿藏、油气田等不可再生资源日趋枯竭,我国的能源战略已经瞄向自然条件恶劣、开采难度大的沙漠戈壁。从目前能源勘查情况来看,我国塔里木盆地、吐鲁番哈密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等区域的油气储藏量占据我国油气资源总量70%。但是,由于沙漠戈壁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沙漠工程运输设备的局限性,多数已探明丰富的矿藏、油气田资源还都属于未开采状态。开发利用沙地环境农业资源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因而沙地环境车辆及沙地农业机械研究的意义不言而喻。同样,在军事工程、深空探测等领域也面临着车辆易沉陷滑移、牵引附着性差等通过性问题。沙地车辆的通过主要体现在与沙土直接接触的行走机构上,所以开发具有高通过的行走机构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沙地车辆或移动机器人一般使用宽断面车轮,从而降低接地比压,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车轮的沙地通过性。但是,车轮结构过大影响车身尺寸和其它装置的布置,进而给沙地环境车辆行走机构的研究与设计带来一定瓶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沙地车辆车轮的沙地通过性差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点的仿生越沙步行轮。
本实用新型是由数个轮腿与轮毂组成,其中轮腿包括动底板、定底板和轮刺,动底板通过第一动立柱和第二动立柱固定在轮毂上,第一弹簧穿套在第一 动立柱上,第二弹簧穿套在第二动立柱上,二根弹簧设置在轮毂和限位挡板之间,且二根弹簧外部均设置有限位销,定底板通过定立柱固定在限位挡板上,动底板的一侧上设置有数个基座,轮刺通过螺栓与基座枢接,轮刺与动底板之间联接有轮刺弹簧,基座与定底板之间连接有钢丝绳,轮毂通过普通平键与车轴连接传递动力。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过程为:本实用新型是根据具有优越沙地通过性的非洲鸵鸟足趾的结构形貌与触沙方式得到的启示。
非洲鸵鸟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属于平胸类鸟,即胸骨扁平不具龙骨突起而锁骨退化。鸵鸟主要运动能力靠强壮发达的腿脚实现。鸵鸟在沙地环境中奔跑能力十分惊人,主要体现在稳健、持久和高速。经过测量,鸵鸟每步跨距达4-7m,持续奔跑速度约50-60km/h,冲刺速度可超过70km/h,而且可以坚持半个小时以上,远远高于其它鸟类,也是陆上两足类动物中奔跑能力最强的动物。鸵鸟腿足直接与沙地接触,在其越沙过程起关健作用。为了适应沙地生存环境,经过长期进化与优化鸵鸟足趾有异于其它鸟类,结构形貌非常特殊,具有两个足趾(第Ⅰ、Ⅱ趾)已经退化,仅剩下两趾(第Ⅲ、Ⅳ趾),第Ⅲ趾较为发达,末端带有坚硬锋利的趾甲,第Ⅳ趾趾甲近退化。两趾的底面均有由乳突群组角成的质肉垫。
经过观察分析,鸵鸟足触沙时,两个足趾向外张开以及足底乳突群肉垫铺开达到最大接地面积;同时足底形成“内凹”状态限制足下沙土溢出,使足下沙土不断压实。前进时,第三趾锋利的足趾甲深深地扎入足下沙土中,有效地防止鸵鸟在快速奔跑过程滑移与沉陷以及增大牵引附着力。离沙前跨时,足底脂肪垫与乳突群反弹迅速减少接触面积并离开沙土表面, 减少对沙土的扰动。
基于鸵鸟足趾结构形貌及运动方式,将每个轮腿设计有动底板和定底板, 本实用新型的定底板固定在轮毂上,相对轮毂是固定的,动底板是活动的,动底板在弹簧与沙土负载的共同作用下沿着定底板上下运动;“一定一动”相互配合实现对轮下沙土的限流收紧功能。动底板和定底板组成的平面着地触沙时,动底板在负载和沙土反作用力下克服弹簧的作用力沿着定底板向上运动,使轮下沙土向滑块下聚集、收紧和压实;离沙前跨时,在弹簧的反作用力下,对压实沙土堆形成“后蹬”,进而增大本发明的牵引力。定底板上的轮刺通过弹簧和轮腿上的动底板进行控制,实现其两种状态即工作与非工作状态,即在车辆未进入沙地环境或轮上负载较小不需要大牵引力时轮刺属于非工作状态,在弹簧力的作用下收回并且不与地面接触;反之,在动底板的带动下深深地扎入沙土中,提供较大的抓地力,使车辆顺利通过沙地环境路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260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集成电解槽
- 下一篇:设计师、顾客、企业三方交易平台系统d·c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