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呼吸训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25217.0 | 申请日: | 2013-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92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李绪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绪国 |
主分类号: | A63B23/18 | 分类号: | A63B23/18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002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呼吸 训练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呼吸训练器,该训练器用于协助病人训练心肺功能和恢复自信心。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心肺病人的心肺功能常常都比较差,具体表现在呼气和吸气时存在功能障碍。为了训练心肺病人的心肺功能,并同时恢复病人的自信心,目前有人设计出一种专门的呼吸训练器。
上述呼吸训练器包括底座和气道,其中底座顶面的右部竖直设有三个筒体,这三个筒体呈左右并排设置,且从左往右依次为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和第三筒体;所述第一、二、三筒体的底面均与底座顶面共用,且每个筒体顶面的中心处分别设有一个小圆孔,而每个筒体内都装有一个塑料球,该塑料球的外径略小于对应筒体的内径,且这三个筒体内壁的底部设有用于支撑上述塑料球的小突起。
所述气道由竖直段和水平段构成,其中竖直段的下端面与所述底座的顶面共用,该竖直段下部的前侧水平连接有一根气管,竖直段的上端与所述水平段的左端连通,该水平段的右部与所述三个小圆孔连通,且水平段的右端闭合。
另外,所述三个筒体下部的腔壁上均分别开有两个与外界相通的漏气孔,该漏气孔的高度位置略低于所述小突起,且漏气孔的作用主要是防止吸气时筒体内形成真空。
使用前,在所述气管上装上软管和气嘴。使用时的状态分为两种,分别为吸气状态和呼气状态。
吸气时,病人先通过吸气将第一筒体内塑料球吸起,当这个塑料球堵住对应筒体顶部的圆孔时,第二筒体内的塑料球会在病人吸气的作用下被吸起,当这个塑料球堵住第二筒体顶部的圆孔时,第三筒体内塑料球也会被吸起。在吸气的过程中,病人通过吸起塑料球来锻炼心肺能力,且通过所吸起塑料球的数目就能直观、显目地反映病人的心肺能力强弱,心肺功能比较强的病人能够吸起三个塑料球,这样也能很好地恢复病人的自信心。
呼气时,需要先将本呼吸训练器上下倒置,病人通过呼气先将第一筒体内塑料球吹起,当这个塑料球靠近对应的小突起时,第二筒体内的塑料球也会在病人呼气的作用下被吹起,当这个塑料球靠近对应的小突起时,第三筒体内塑料球理论上也会被吹起。然而,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病人常常只能将第一、二筒体内的塑料球吹起,而要将第三筒体内的塑料球吹起则是非常困难。究其原因,我们发现主要是由于第一、二筒体内的塑料球被吹起时无法完全堵住对应筒体上的漏气孔,这样就会使一部分气体从漏气孔漏到外界,从而导致很难将第三筒体内的塑料球吹起,这样虽然也能训练病人的心肺能力,但是不能直管、显目地反映病人的心肺能力,更不利于恢复病人的自信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呼吸训练器,欲协助病人训练心肺功能和恢复自信心。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呼吸训练器,包括底座(1)和气道(7),其中底座(1)顶面的右部竖直设有三个筒体,这三个筒体呈左右并排设置,且从左往右依次为第一筒体(2)、第二筒体(3)和第三筒体(4);所述第一、二、三筒体(2、3、4)的底面均与底座(1)顶面共用,且每个筒体顶面的中心处分别设有一个小圆孔(5),而每个筒体内都装有一个塑料球(6),该塑料球的外径略小于对应筒体的内径;所述第一筒体(2)上开有第一漏气孔(2a),第二筒体(3)上开有第二漏气孔(3a),且第三筒体(4)上开有第三漏气孔(4a);
所述气道(7)由竖直段和水平段构成,其中竖直段的下端面与所述底座(1)的顶面共用,该竖直段下部的前侧水平连接有一根气管(8),竖直段的上端与所述水平段的左端连通,该水平段的右部与所述三个小圆孔(5)连通,且水平段的右端闭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三漏气孔(2a、3a、4a)的数目为一个,这三个漏气孔的大小均小于所述塑料球(6)的外径,且这三个漏气孔分别开在对应筒体的底面上,而三个所述筒体的内壁均为光滑表面;
所述第一、二漏气孔(2a、3a)均为圆孔,这两个漏气孔的轴心线分别与对应筒体的轴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在传统结构的基础上,取消了三个筒体内壁上的小突起,并将三个筒体侧壁上的漏气孔改到对应筒体的底面上,且所述第一、二漏气孔(2a、3a)均为圆孔,这两个漏气孔的轴心线分别与对应筒体的轴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绪国,未经李绪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252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