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联动开袋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22591.5 | 申请日: | 2013-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34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曾艺宾;何燕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市佳龙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43/30 | 分类号: | B65B43/3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连耀忠 |
地址: | 363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袋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联动开袋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产品的外观及其包装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塑料薄膜包装因其造价便宜、实用性强、美观的特性被广泛用于包装行业。通常情况下,包装袋制成前为卷膜,制成的袋子会向一侧弯曲,加上薄膜本身材料的特性,越靠近卷中心的包膜,制成的袋子弯曲弧度越大。薄膜经过挤压切断,在切口处会粘的很紧,因此包装设备通常设有开袋机构,将薄膜包装袋的袋口打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开袋平稳、效率高的联动开袋机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联动开袋机构,包括若干真空吸盘及与真空吸盘对应的横向轨道,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组联动机构,每组联动机构具有两相同且对称设置的联动件,所述每个联动件上固定一真空吸盘,该真空吸盘可被驱动沿对应的横向轨道滑动且与联动的联动件配合开袋。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所述每个联动件包括两纵向轨道、两连杆和两夹袋手指,所述两连杆相对端连接有真空吸盘,所述两连杆另一端分别与两夹袋手指相连,所述两夹袋手指分别滑动地设置于两纵向轨道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所述联动件还包括有两第一滑块,该两第一滑块分别与所述两夹袋手指通过销轴固定连接且可在所述两纵向轨道上滑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所述真空吸盘还包括一吸盘固定座和一第二滑块,该吸盘固定座一端固定真空吸盘,另一端通过销轴与第二滑块连接,该第二滑块可在对应的所述横向轨道上自由滑动。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联动开袋机构采用联动件与真空吸盘配合联动实现开袋,可根据需要采用一组或多种的联动机构同步动作,进行单个或多个同时开袋,开袋平稳、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联动件与真空吸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真空吸盘与横向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夹袋手指与纵向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联动件与真空吸盘同步动作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夹袋手指进行夹袋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开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1、图2,一种联动开袋机构,包括两真空吸盘1、与两真空吸盘1对应的两横向轨道2及一组联动机构。每组联动机构具有两相同且对称设置的联动件3,每个联动件3上固定一真空吸盘1,该真空吸盘1可被驱动沿对应的横向轨道2滑动且与联动的联动件3配合开袋。可设置多种联动机构,每组联动机构配合两真空吸盘,可实现同时开多个包装袋。
进一步的,参照图3、图4,每个联动件3包括两纵向轨道31、两连杆32和两夹袋手指33,两连杆32相对端连接有真空吸盘1,两连杆另一端分别与两夹袋手指相33连,两夹袋手指33分别滑动地设置于两纵向轨道31上。参照图3,当纵向轨道31固定不动时,两连杆32可分别带动两夹袋手指33同步相向滑动或反向滑动。夹袋手指33的数量可根据需求设置,保证开袋过程更为平稳。
进一步的,联动件3还包括有两第一滑块34,该两第一滑块34分别与两夹袋手指33通过销轴35固定连接且可在两纵向轨道31上滑动。
进一步的,真空吸盘1还包括一吸盘固定座11和一第二滑块12,该吸盘固定座11一端固定真空吸盘1,另一端通过销轴35与第二滑块12连接,该第二滑块12可在对应的横向轨道31上自由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参照图5,上下四个夹袋手指33分别夹住包装袋4的上下两端,两真空吸盘1分别吸住包装袋4的左右两侧,而后外部作用力驱动两第二滑块12上的销轴35同步反向移动,带动两真空吸盘1沿横向轨道2反向滑动,在滑动的过程中,连杆32联动带动位于包装袋4上方的两夹袋手指33与位于包装袋4下方的两夹袋手指33同步沿着纵向轨道31相对滑动,将包装袋4渐渐打开(参照图6)。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市佳龙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漳州市佳龙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225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