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接触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17513.6 | 申请日: | 2013-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57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濑里泰洋;佐藤真弓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王灵菇;白丽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面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备透明电极的接触面板。
背景技术
从计算机、电视等大型电子设备到自动导航系统、手机、电子字典等小型电子设备、OA·FA设备等显示设备中均使用液晶显示元件或接触面板(接触式传感器)。这些液晶显示元件或接触面板上设有由透明导电电极材料形成的电极。作为透明导电电极材料,已知氧化铟锡(Indium-Tin-Oxide:ITO)、氧化铟或氧化锡,这些材料由于显示高的可见光透射率,因此作为液晶显示元件用基板等中使用的电极材料成为主流。
接触面板已经以各种方式进行了实用化。近年来,静电容量方式的接触面板的利用有所发展。静电容量方式接触面板中,当指尖(导电体)接触到接触输入面时,在指尖与导电膜之间发生静电容量结合,形成电容器。因此,静电容量方式接触面板通过捕获指尖接触位置处的电荷变化,来检测其坐标。
特别是,投影型静电容量方式的接触面板由于可进行指尖的多点检测,因此具备能够进行复杂指示的良好操作性。由于其操作性良好,因此作为手机、便携型音乐播放器等具有小型显示装置的设备的显示面上的输入装置,投影型静电容量方式的接触面板的利用有所发展。
一般来说,在投影型静电容量方式的接触面板中,为了表现由X轴和Y轴构成的2维坐标,多个X电极和垂直于该X电极的多个Y电极形成2层结构。作为该电极使用ITO。
然而,接触面板的框缘区域由于是无法检测到接触位置的区域,因此缩小该框缘区域的面积是用来提高制品价值的重要因素。为了将接触位置的检测信号传递至框缘区域,需要金属布线,但为了谋求框缘面积的狭小化,有必要缩小金属布线的宽度。由于ITO的导电性并不足够高,因此一 般来说,金属布线由铜形成。
上述这种接触面板在反复使用的过程中,有出现金属布线腐蚀、电极与驱动用电路之间的电阻增加或发生断线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充分的防锈性的接触面板。
本实用新型发明人等对上述金属布线的腐蚀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发现在指尖接触到接触面板时,水分、盐分等腐蚀成分从传感区域侵入到内部、侵入到接触面板内部的腐蚀成分导致了金属布线的腐蚀等。而且,本实用新型发明人等进行了进一步探讨的结果发现,通过在位于传感区域的透明电极上设置成为保护膜的树脂膜,可获得具有充分防锈性的接触面板,进而完成了本实用新型。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以下主题:
(1)一种接触面板,其具备基板、设于该基板表面的透明电极和至少将所述透明电极的一部分或全部包覆的树脂膜。
(2)一种接触面板,其具备基板、设于该基板表面的透明电极、设于所述基板表面的引出线、和至少将所述透明电极的一部分或全部以及所述引出线的一部分或全部包覆的树脂膜。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认为如下产生:通过利用树脂膜包覆成为腐蚀成分侵入口的透明电极的一部分或全部,抑制构成接触面板的铜等金属与腐蚀成分的接触。另外,本实用新型中,作为树脂膜,还可使用由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形成的膜。本实用新型发明人等发现,当使用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形成10μm以下的薄膜时,水分、盐分等腐蚀成分易于包含在膜内,树脂膜中的氯含量对防锈性有很大的影响。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树脂膜,可以使用氯含量在80ppm以下的膜,此时即便树脂膜的厚度为10μm以下,也具有充分的防锈性。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透明电极存在于不同平面上的静电容量方式的接触面板的一个例子的模式俯视图。
图2为表示透明电极存在于不同平面上的静电容量方式的接触面板的另一例子的模式俯视图。
图3的(a)为沿着图1所示的C部分的III-III线的部分截面图、(b)为表示另一方式的部分截面图。
图4表示透明电极存在于同一平面上的静电容量方式的接触面板的一个例子的平面图。
符号说明
101 透明基板
102 接触画面
103 透明电极(X位置坐标)
104 透明电极(Y位置坐标)
105、105a、105b 引出线
106 连接电极
107 连接端子
122、123、124 保护膜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化成株式会社,未经日立化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175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校园无线紧急音视频呼救报警系统
- 下一篇: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