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轮机多汽源自动切换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06835.0 | 申请日: | 2013-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54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何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汽轮成套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D17/24 | 分类号: | F01D17/24;F01D17/06;F01D17/08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王洪新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轮机 源自 切换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轮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轮机的多汽源自动切换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电力行业,锅炉的给水流量是通过控制锅炉给水泵汽轮机的转速来调节的。锅炉给水泵汽轮机通常利用发电机组的四段抽汽作为工作汽源,由于受发电机组运行和电网供电需求的限制,经常无法得到稳定的汽源,这就需要在多路汽源之间进行切换(图1中有四段抽汽、高压蒸汽和辅汽联箱三路汽源)。
如图1所示,目前的切换控制方式是利用转速传感器采集汽轮机的转速信号,传送到转速PID控制器与内部设定值比较,经放大后输出两路控制信号,分别控制主进汽管道的调节汽阀的开度以及高压蒸汽管道的管道调节阀的开度,从而通过调节进汽量来调节调整汽机出力,使汽轮机的转速稳定在设定值。
正常情况下,锅炉给水泵汽轮机的气源采用四段抽气,当有突发情况时(如汽轮发电机组停机),需要开启辅汽联箱管道来进行供汽,在四段抽气停止供汽,而辅汽联箱的蒸汽尚未送达的期间,转速PID控制器控制管道调节阀打开,高压蒸汽管道开启作为过渡气源对锅炉给水泵汽轮机供汽。在此期间负荷波动大,难以保证稳定运行,经常导致锅炉供汽量不足而停机,尚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轮机多汽源自动切换控制系统,该系统应能实现快速地切换汽源,并能保证供汽稳定,而且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汽轮机多汽源自动切换控制系统,包括一转速PID控制器,其信号输入端与锅炉给水泵汽轮机的转速传感器连接,其控制端与主进汽管道上的调节汽阀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一压力PID控制器以及设置在主进汽管道上的压力变送器,该压力变送器与压力PID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压力PID控制器的控制端与高压蒸汽管道上的管道调节阀连接,所述压力PID控制器与所述转速PID控制器之间双向通信连接。
所述压力变送器位于主进汽管道的速关阀和高压蒸汽管道的所述管道调节阀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出现突发状况,四段抽气管道停止供汽,此时主进汽管道内的压力降低,压力变送器发出信号,压力PID控制器控制管道调节阀迅速打开,压力PID控制器与转速PID控制器通信,加大调节汽阀的开度,高压蒸汽送入以保证锅炉给水泵汽轮机的稳定运行;
辅汽联箱管道也开启逐渐送入蒸汽,主进汽管道上的压力逐渐增大,压力变送器发出信号,压力PID控制器控制管道调节阀逐渐关小,转速PID控制器也逐渐关小调节汽阀,从而使得锅炉给水泵汽轮机的转速控制在稳定的预设值。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高性能的PID控制器为控制系统的核心,实现了多路汽源自动切换控制,保证汽源的无扰切换,维护汽轮机的稳定运行,节省工厂的运行成本;使用的元器件少、接线简单、施工调试方便省时。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轮机多汽源自动切换控制系统,包括一转速PID控制器1,其信号输入端与锅炉给水泵汽轮机D3的转速传感器2连接,其控制端与主进汽管道L4上的调节汽阀D2连接。
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一压力PID控制器3以及设置在主进汽管道上的压力变送器4,该压力变送器与压力PID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压力PID控制器的控制端与高压蒸汽管道L2上的管道调节阀C2连接,所述压力PID控制器还与所述转速PID控制器连接并进行双向通信。所述压力变送器位于主进汽管道的速关阀D1和高压蒸汽管道的所述管道调节阀之间。
所述四段抽汽管道L1上设有一号电动闸阀A1和一号止回阀B1;高压蒸汽管道L2上设有二号电动闸阀A2、二号止回阀B2和管道调节阀C2;辅汽联箱管道L3上设有三号电动闸阀A3和三号止回阀B3;主进汽管道L4上设有速关阀D1和调节汽阀D2。图中还有,水泵D4。
所述压力PID控制器、转速PID控制器以及压力变送器,转速传感器均可外购获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汽轮成套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汽轮成套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068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