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在位检漏功能的旋转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04985.8 | 申请日: | 2013-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3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辛丹丹;何明洪;林培高;夏魏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亚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27/087 | 分类号: | F16L27/087;F16L55/11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张瑜生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在位 检漏 功能 旋转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接头,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在位检漏结构的旋转接头。
背景技术
目前,在制药、食品、化工等行业中,对于旋转轴或旋转轴上下往复运动的设备,通过旋转轴对物料加热、冷却时,需通过一种旋转接头而实现;该旋转接头包括壳体、旋转轴以及旋转密封装置,壳体内设有回液腔、供旋转轴安装的旋转轴安装座腔以及与回液腔联通的进出液口,旋转轴穿过轴承安装座腔,伸入回液腔内,旋转轴经轴承装配在壳体的旋转轴安装座腔内,旋转密封装置装配在回液腔内,旋转密封装置包括装配在旋转轴上随旋转轴旋转的旋转密封组件以及固定在回液腔内的静密封座,旋转密封组件的动密封环抵紧在静密封座上,实现对回液腔和旋转轴安装座腔之间的密封;当对物料进行加热、冷却操作时,通过旋转接头的进液口通入加热或冷却物料,旋转接头回液腔将物料排出,在长时间工作之后,动密封环与静密封座出现磨损或损坏,回液腔的物料沿着磨损后出现的缝隙泄漏,而现有旋转接头出现物料泄漏不能及时的发现,往往等物料流出壳体才被发现,而这时发现往往已经比较晚了,物料的泄漏可能早已经发生,物料对其它部件有一定的腐蚀损坏,而为避免这个问题出现,通常需要定时的将旋转接头从设备中拆卸下来,进行检查,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在位检漏功能的旋转接头,无需将旋转接头从设备上拆卸下来,且可随时检查动密封装置运行情况,检漏操作可靠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在位检漏功能的旋转接头,包括有壳体、旋转轴以及旋转密封装置,壳体内设有回液腔、供旋转轴安装的旋转轴安装座腔以及与回液腔联通的进液口和出液口,旋转轴穿过旋转轴安装座腔,伸入回液腔内,旋转轴经轴承装配在壳体的旋转轴安装座腔内,旋转密封装置装配在回液腔内,旋转密封装置包括装配在旋转轴上随旋转轴旋转的旋转密封组件以及固定在回液腔内的静密封座,旋转密封组件的动密封环抵紧在静密封座上,实现对回液腔和旋转轴安装座腔之间的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液腔与旋转轴安装座腔之间设有检漏腔体,检漏腔体连接有检测口,检测口上装配有堵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回液腔与旋转轴安装座腔之间设置检漏腔体,一旦回液腔出现物料泄漏,物料进入检漏腔体内,打开检测口即可发现物料泄漏,在平时,只需定期的打开堵头,进行观察,无需将旋转接头从设备上拆卸下来,实现在位检漏,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检测口位于检漏腔体的下方,检测口与检漏腔体之间设置倾斜的通道,检测口经通道与检漏腔体联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旦物料出现泄漏,便于检漏腔内的物料流到检测口,能及时发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旋转轴安装座腔轴向两端位置均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套设在旋转轴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即使旋转密封装置出现损坏,也不会有物料泄露到壳体外,保护其它部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堵头为螺栓,检测口内设有内螺纹,螺栓旋装在检测口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具有在位检漏功能的旋转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A部分的局部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亚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温州亚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049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