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64D切换开关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93754.1 | 申请日: | 2013-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41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蔡虎;刘余才;罗东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泰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19/06 | 分类号: | B61L19/06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0039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64 切换 开关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信号通信领域,具体是一种64D切换开关单元。
背景技术
64D指铁路上一种应用于单线的继电半自动闭塞机的型号,在铁路单线应用十分广泛,具有成本低廉、原理简单、使用方便等优势,站间闭塞信息传输使用一对电缆进行传输。由于电缆的老化、被盗等原因,经常造成铁路停车事故,影响行车效率,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铁路最近几年开始应用64D光电转换设备。但是64D光电转换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64D光电转换设备维护需要申请天窗点,不能及时维护升级;
2、64D光电转换设备故障时,无法快速人工强制切换到电缆通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64D切换开关单元,方便了64D半自动闭塞机的维护升级和故障维修。
本实用新型包括两个通过螺钉固定在位于底部的切换单元面板上的双刀双掷开关SI和SII,所述双刀双掷开关的接线柱连接方式如下:接线柱SI12、SI22、SII12、SII22与上行64D转换设备连接,接线柱SI11、SI21与闭塞机侧电缆相连,接线柱SII11、SII21与区间侧电缆相连,接线柱SI13通过连接线与接线柱SII13相连,接线柱SI23通过连接线与接线柱SII23相连。
进一步改进,每个双刀双掷开关两侧都有四个护线圈。
进一步改进,双刀双掷开关上方有可拆卸的防水盒盖。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
1、可直接对64D光电转换设备进行维护测试或程序板件升级等操作,且不需要申请天窗点,也不影响闭塞手续正常办理。
2、区间电缆故障时,把切换开关打到设备侧,可对区间电缆进行绝缘测试、大修更换等工作,且不需要申请天窗点,也不影响闭塞手续正常办理,可快速人工强制切换到电缆通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接线柱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双刀双掷开关4分为SI和SII其接线柱连接如下:
接线柱SI12SI22和接线柱SII12SII22与上行64D转换设备连接;
接线柱SI11SI21与闭塞机侧电缆相连;
接线柱SII11、SII21与区间侧电缆相连;
接线柱SI13通过连接线与接线柱SII13相连;
接线柱SI23通过连接线与接线柱SII23相连。
两个双刀双掷开关4通过螺钉3固定在位于底部的切换单元面板1上,每个双刀双掷开关4两侧都有四个护线圈5,双刀双掷开关上方还有可拆卸的防水盒盖2。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
1、当双刀双掷开关SI、SII都处于11-12、21-22导通时,闭塞机侧电缆与区间侧电缆都进入64D光电转换设备,当64D光电转换设备工作正常,继电器无故障时,处于主用电缆通道,备用光缆通道模式。此时电缆传输闭塞信息,若电缆发生故障,则闭塞信息由光缆进行传输。此工作模式一般为正常的工作模式。
2、当双刀双掷开关SI、SII都处于11-13、21-23导通,64D光电装换设备被甩开,闭塞机侧电缆与区间侧电缆直接通过开关导通。此时可对64D光电转换设备进行维护测试或程序板件升级等操作,且不需要申请天窗点,也不影响闭塞手续正常办理。此工作模式一般用在设备维护或设备出现故障时。
3、当双刀双掷开关SI处于11-12、21-22导通,双刀双掷开关SII处于11-13、21-23导通。64D光电转换设备工作正常,通过光缆通道传输闭塞信息,此时可对区间电缆进行绝缘测试、大修更换等工作,且不需要申请天窗点,也不影响闭塞手续正常办理。
本实用新型绿色环保,结构工艺设计合理、界面美观,操作使用方便。一般安装在通信机械室19英寸标准机柜上,高度为5U。
本实用新型具体应用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泰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泰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937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