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进气管连接弯管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92606.8 | 申请日: | 2013-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79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夏玉洁;汤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鼎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104 | 分类号: | F02M35/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23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气管 连接 弯管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进气管连接弯管总成。
背景技术
自近年开始,为响应政府节能环保的要求,且对应主机厂涡轮增压发动机旁高温要求,拟将发动机旁各种管路以塑代铝代钢,达到耐温性能要求,达到减轻产品重量、使整车轻量化,保护管路连接密封性,降低油耗和废弃排放,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进气管连接弯管总成是装在汽车发动机旁的空气滤清器和涡轮增压器之间的管路总成。可以说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整车进气系统正常运行。
基于上述描述,为了保证管路连接密封性、产品支架强度减轻,减轻产品重量,降低油耗和废弃排放,设计出能满足节能环保要求。在总结以前产品结构经验的基础上,成功自主开发了方便产品密封、轻量化的净空气进气管总成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进气管连接弯管总成件,即能够满足各管路装配的密封要求,也更好解决了产品支架强度和产品总成耐温、减震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进气管连接弯管总成,包括进气管连接弯管、第一接头管、第二接头管、塑料支架、钢圈、减震垫和金属衬套,所述第一接头管焊接在进气管连接弯管上,第二接头管和塑料支架做为嵌件与进气管连接弯管吹塑一体完成,所述钢圈通过后加工装配在进气管连接弯管的内孔两端,保证安装卡箍卡紧受力,所述减震垫后装配在塑料支架中。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接头管、塑料支架的底部镶嵌位置设为倒钩槽形式,所述进气管连接弯管、第一接头管、第二接头管、塑料支架采用工程塑料PA6+15GF,满足其位置耐温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第二接头管和塑料支架底部镶嵌位置设计为倒沟槽形式,方便与进气管连接弯管一体吹塑时材料融合入倒扣中,有效的保证密封性和强度,使管路与支架真正做到一体强度;2、进气管连接弯管两端装配处内孔增加钢圈,直接保证安装卡箍的卡紧受力大小,从而保证外部其他管件与进气管连接弯管连接的密封性;3、进气管连接弯管、两个接头管、塑料支架都采用工程塑料PA6+15GF,满足其位置耐温要求,直接代替原来只能用钢件才能承受的温度,有效的减轻了产品重量,使整车轻量化。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进气管连接弯管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接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塑料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3所示,一种汽车进气管连接弯管总成,包括进气管连接弯管1、第一接头管2、第二接头管3、塑料支架4、钢圈5、减震垫6和金属衬套7,所述第一接头管2焊接在进气管连接弯管1上,第二接头管3和塑料支架4做为嵌件与进气管连接弯管1吹塑一体完成,所述钢圈5通过后加工装配在进气管连接弯管1的内孔两端,保证安装卡箍卡紧受力,所述减震垫6后装配在塑料支架4中。
优选的,所述第二接头管3、塑料支架4的底部镶嵌位置设为倒钩槽形式,所述进气管连接弯管1、第一接头管2、第二接头管3、塑料支架4采用工程塑料PA6+15GF,满足其位置耐温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第二接头管和塑料支架底部镶嵌位置设计为倒沟槽形式,方便与进气管连接弯管一体吹塑时材料融合入倒扣中,有效的保证密封性和强度,使管路与支架真正做到一体强度;2、进气管连接弯管两端装配处内孔增加钢圈,直接保证安装卡箍的卡紧受力大小,从而保证外部其他管件与进气管连接弯管连接的密封性;3、进气管连接弯管、两个接头管、塑料支架都采用工程塑料PA6+15GF,满足其位置耐温要求,直接代替原来只能用钢件才能承受的温度,有效的减轻了产品重量,使整车轻量化。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鼎橡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中鼎橡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926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体式燃油泵
- 下一篇:优化盐渍发酵萝卜软罐头货架期品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