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电池及其端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91539.8 | 申请日: | 2013-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60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熊正林;路俊斗;涂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理士电池私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0 | 分类号: | H01M2/30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彭家恩;彭愿洁 |
地址: | 新加坡乌美一道巴*** | 国省代码: | 新加坡;SG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及其 端子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蓄电池,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阀控式蓄电池极柱的端子结构。
背景技术
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端子处的密封质量至关重要,端子密封不良会导致电池内部的酸液沿着端子处的缝隙爬出,进而腐蚀端子及与电池相连的电子设备,对电池本身及相关配套的设备危害很大。
在铅酸蓄电池中端子与极柱之间是通过焊接方式进行连接的。在封盖之后,工人用焊枪将端子焊接在极柱上。焊接过程中焊枪会熔掉部分的极柱,并压在端子面上。使用如图1所示的传统端子结构时,端子2'盖在极柱孔上,其一侧悬空,随着极柱的熔化,端子会产生倾斜,致使端子焊接后焊点堵住极柱孔。后续密封过程中,胶水无法流进O形圈孔内,从而影响了端子处的密封性能。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蓄电池及其端子结构。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蓄电池极柱的端子,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具有一安装台,所述安装台具有用于极柱穿过的通孔、用于卡在蓄电池壳体上极柱孔一侧侧壁的第一抵压部以及用于卡在蓄电池壳体上极柱孔另一相对侧壁的第二抵压部,所述第二抵压部为由安装台边缘向远离第一抵压部方向延伸形成的挡片。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为阶梯状结构。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蓄电池,包括:
电池盖,所述电池盖上具有极柱孔,围绕所述极柱孔设有一圈孔壁;
如上述任一种端子,所述端子的安装台覆盖于极柱孔上,其中所述安装台上的通孔与极柱孔对齐,所述第一抵压部卡在极柱孔的一侧孔壁,所述第二抵压部卡在极柱孔上与第一抵压部相对的另一侧侧壁,所述安装台外沿与极柱孔之间具有用于注胶的间隙;
以及极柱,所述极柱穿过极柱孔和安装台上的通孔,与端子固定联接。
进一步地,所述极柱孔内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极柱孔与极柱之间用密封胶粘接。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为阶梯状结构。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中端子安装台的第一抵压部抵压在蓄电池极柱孔的一侧孔壁上,而与第一抵压部相对的第二抵压部为一从安装台外沿延伸出来的挡板,该挡板抵压在极柱孔的另一侧孔壁,使端子上的通孔与极柱孔对齐,并且安装台外沿与极柱孔的孔壁之间的间隙可用于注胶。在焊接时由于孔壁对第一抵压部和第二抵压部的支撑作用,该端子不会倾斜,而且端子上的间隙可使极柱孔从端子下面露出,便于密封胶的添加,提高极柱与极柱孔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一种连接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蓄电池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蓄电池的一种实施例中中端子与电池盖的配合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申请蓄电池的一种实施例中端子与电池盖的配合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蓄电池极柱的端子,其包括主体,该主体具有一安装台,该安装台具有用于极柱穿过的通孔、用于卡在蓄电池壳体上极柱孔一侧侧壁的第一抵压部以及用于卡在蓄电池壳体上极柱孔另一相对侧壁的第二抵压部,而第二抵压部为由安装台边缘向远离第一抵压部方向延伸形成的挡片。该安装台置于极柱孔上后,安装台的外沿与极柱孔的孔壁之间具有供胶液进入极柱孔的间隙。在焊接时由于孔壁对第一抵压部和第二抵压部的支撑作用,该端子不会倾斜,而且端子上的间隙可使极柱孔从端子下面露出,便于密封胶的添加,提高极柱与极柱孔的密封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发明构思做进一步地说明。
请参考图2-4,本实施例中蓄电池包括电池盖、端子2和极柱3,该电池盖具有极柱孔12,在极柱孔12周围设有一圈孔壁11。
该端子2为阶梯形结构,其包括主体,主体具有一安装台21,安装台21具有用于极柱3穿过的通孔。在安装台21边缘向外延伸形成至少两个用于使安装台21卡在蓄电池上的抵压部,本实施例中抵压部包括第一抵压部22和第二抵压部23,第一抵压部22与安装台21一体结构,例如可以是安装台的本身卡在电池盖对应的凸台上。第二抵压部23为与安装台21固定连接的挡片,如图2中圆圈A中所示结构。在安装台21的外轮廓与极柱孔的孔壁之间具有供胶液进入极柱孔12的间隙,使得端子2安装到电池盖后极柱孔12从端子2下方露出,以便添加密封胶。
为了能够提高支撑效果,第一抵压部22和第二抵压部23设置在安装台21上相对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理士电池私人有限公司,未经理士电池私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915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异步起动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定子绕组设计方法
- 下一篇:电机内定子及其制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