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金属打块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89899.4 | 申请日: | 2013-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14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戴小兵;刘徐森;胡咸绍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有色兴铜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9/32 | 分类号: | B30B9/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4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金属 打块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打块机,主要用来将废弃的机械加工金属切屑进行打块处理,便于搬运与运输,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技术领域,经常产生大量的金属切屑。这些金属切屑虽然可以回收利用,但是其是随着不断进行机械加工而逐步产生的。通常,需要等待聚集一定数量后再集中处理。因此,生产车间必须留有一定的空间放置这些等待处理的切屑。切屑堆放在车间既占地方又影响生产环境。另外,在实际搬运过程中,这些切屑相互缠绕在一起,搬运处理时非常麻烦,运输过程还容易随地撒落。因此,一般的机械加工企业,对废弃的金属切屑一直没有一个较好的处理办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金属打块机,处理废弃的金属切屑。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效金属打块机,包括:动力控制装置、打块箱、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装置及第三液压装置,所述打块箱为箱式结构,第一液压缸安装在打块箱的上方,在第一液压缸上设置有压盖;第二液压装置从一侧面安装在打块箱的内部,第二液压装置上设置有第二推块;第三液压装置从另一侧面安装在打块箱的内部,第三液压装置上设置有第三推块。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效金属打块机,采用箱式结构对金属切屑进行压缩打块,打块后的金属切屑占用空间小,摆放整齐,且便于搬运与运输,不会发生撒落现象。所述打块机采用液压驱动,运动平稳,压紧力大,打块机可以任意摆放,便于移动。所述打块机每小时可处理0.5吨以上金属切屑,其处理效率高,操作简单,实施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高效金属打块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高效金属打块机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高效金属打块机结构示意图,图2为其工作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所述高效金属打块机,包括:动力控制装置10、打块箱20、第一液压缸30、第二液压装置40及第三液压装置50。动力控制装置10通过液压油分别为第一液压缸30、第二液压装置40及第三液压装置50提供动力,并进行动作控制。动力控制装置10上设置电机11,电机11为动力控制装置10提供动力。
第一液压缸30、第二液压装置40及第三液压装置50设置在打块箱20上。打块箱20为箱式结构,第一液压缸30安装在打块箱20的上方,在第一液压缸30上设置有重量较重的压盖31。当第一液压缸30工作时,压盖31在第一液压缸30的驱使下,压在打块箱20的顶面。当金属切削60放置在打块箱20内时,压盖31紧紧将金属切削60压入打块箱20内,且紧紧压实。
第二液压装置40从一侧面安装在打块箱20的内部,第二液压装置40上设置有第二推块41。当第二液压装置40工作时,第二推块41在第二液压装置40的驱使下,沿A向运动,并在打块箱20内挤压金属切削60。
第三液压装置50从另一侧面安装在打块箱20的内部,第三液压装置50上设置有第三推块51。当第三液压装置50工作时,第三推块51在第三液压装置50的驱使下,沿B向运动,并在打块箱20内挤压金属切削60。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高效金属打块机,其工作过程如下:
首先,将金属切削60填充在打块箱20内,随后启动电机11和动力控制装置10,通过动力控制装置10开启第一液压缸30工作,在第一液压缸30的驱使下,压盖31将金属切削60压入打块箱20内,且紧紧压实;
其次,通过动力控制装置10开启第二液压装置40,在第二液压装置40的驱使下,第二推块41沿A向运动,将金属切削60压在打块箱20的一侧;
最后,通过动力控制装置10开启第三液压装置50,在第三液压装置50的驱使下,第三液压装置50沿B向运动,将金属切削60压成一个金属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有色兴铜机电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铜陵有色兴铜机电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898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