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力变矩器内部充油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89070.4 | 申请日: | 2013-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59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田海宁;刘善民;吕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红宇精密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41/24 | 分类号: | F16H41/24 |
代理公司: | 重庆大学专利中心 50201 | 代理人: | 王翔;胡正顺 |
地址: | 4027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力变矩器 内部 油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油连接装置,尤其是一种避免滴漏现象、避免污染传动链和降低使用成本的液力变矩器内部充油机构。
背景技术
液力变矩器以良好的自适应性能、减振隔振性和良好的低速稳定性、提高驾驶员和乘员的舒适性等优势被主机厂(如汽车、工程机械、叉车制造厂等)广泛采用。由于液力变矩器的技术含量高,涉及冲压、焊接、机加、装配等多项技术,制造难度大,又由于液力变矩器的前期投入大、利润低,目前国内对它的开发和应用还很少,因此液力变矩器的开发制造对推动我国汽车工业、传动行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液力变矩器在正常工作时,其内部的导轮、涡轮及内部油品一起高速旋转,变矩器的平衡对其性能影响较大,因此变矩器在出厂前,都需要充油平衡,并根据平衡结果给予相应重量的补偿。
变矩器从口部将油品添加至内部时,受到自身腔体结构的影响,内部气压大于标准大气压,需要利用专用的充油设备,在专用工装的共同协作下,才能完成对变矩器内部的充油工作。
现有液力变矩器内部充油工装,由O型密封圈、螺钉、充油管组成。工装与设备装配时, 将O型密封圈放入充油管顶部端面的凹槽内,起到端面密封作用,同时将充油管通过螺钉与充油机的连接板连接。变矩器与托盘一起,通过自动传动链传送至充油机设定的充油位置后,变矩器将被底座顶起至设定高度,同时专用充油工装将进入变矩器内部,设备开始工作,将定量的油品加入到变矩器内部。充油完毕后,变矩器随托盘一起降落至传动链上,并被传送链带至下道工位。
该充油工装的缺点:充油管由钢制材料加工,内腔为φ10mm的光滑圆柱孔,充油完毕后,变矩器下降及离开充油位置的5秒钟内,加油管内壁残余的油在重力影响下,沿充油管管壁下滴至传动链上,导致传动链上清洁不能保持,更重要的是,油品外滴造成浪费,增加了使用成本。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的液力变矩器充油装置造成油品外滴,使得使用成本高,污染传动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避免滴漏现象、避免污染传动链和降低使用成本的液力变矩器内部充油机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即一种液力变矩器内部充油机构,包括充油机连接板,安装在充油机连接板上端面的用于与充油机连通的充油机连接管,安装在充油机连接板下端面的用于与液力变矩器连通的充油管,该充油管与充油机连接管连通;其中:所述充油管底部内嵌入有镶套,该镶套为与充油管内径匹配的圆柱体,在镶套外沿轴向方向上设置有通槽,该通槽将充油管与液力变矩器连通。
本实用新型由于上述结构而具有的优点是:当充油完成,由于具有镶套,镶套对充油管内壁油液起到阻断作用,延缓了油液因重力作用下落的时间,也就无法污染传动链,避免了滴漏现象的出现,也就降低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液力变矩器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充油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镶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向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托盘;2、液力变矩器;3、充油机连接板;4、充油机连接管;5、螺钉;6、“O”型密封圈;7、充油管;8、镶套;9、通槽;10、限位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附图1至4,图中的液力变矩器内部充油机构,包括充油机连接板3,安装在充油机连接板3上端面的用于与充油机连通的充油机连接管4,安装在充油机连接板3下端面的用于与液力变矩器2连通的充油管7,该充油管7与充油机连接管4连通;其中:所述充油管7底部内嵌入有镶套8,该镶套8为与充油管7内径匹配的圆柱体,在镶套8外沿轴向方向上设置有通槽9,该通槽9将充油管7与液力变矩器2连通。在该实施例中,充油时,液力变矩器2安装在托盘1上,当充油完成,由于具有镶套8,镶套8对充油管7内壁油液起到阻断作用,延缓了油液因重力作用下落的时间,也就无法污染传动链。充油工装充油后, 充油管7内腔底部端口部不会出现滴油现象,也就降低了使用成本。
为使油液在充油过程中不泄露,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充油管7与充油机连接板3通过螺钉5固接为一体,在充油管7与充油机连接板3接触面处通过“O”型密封圈6密封连接。
为进一步避免滴漏想想的出现,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镶套8为尼龙注塑制成。在该实施例中,由于油道内壁摩擦力加大,在自重作用下,油道内壁残留的油则不容易滴下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充油口滴油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红宇精密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红宇精密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890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长尾夹自动装配机
- 下一篇:一种电子元器件自动上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