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金属微针阵列、经皮给药贴片、微针给药印章、微针美容印章、微针滚轮及微针电极阵列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84037.2 | 申请日: | 2013-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66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岳瑞峰;王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A61M35/00;A61F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阵列 药贴片 印章 美容 滚轮 电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美容器械和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金属微针阵列和基于此种阵列的经皮给药贴片、经皮给药印章与微针电极阵列。
背景技术
近年来,微针经皮给药受到普遍关注,其通过按压微针阵列的施针方式能够瞬间在皮肤角质层和表皮层产生大量微米量级大小的孔道,因此能够明显提高药物的渗透性,理论上应该适用于包括生物大分子药物在内的任何药物而不受分子量大小、药物极性、熔点等的限制,从而为这些药物采用经皮给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刺入皮肤以前,如果已经在微针阵列尤其是针尖的表面覆盖了药物,则可称其为微针经皮贴剂;此外,也可将微针阵列直接刺入皮肤后移开,然后再涂敷药物于施针处通过其自行扩散给药。由于微针锋利短小、给药部位在体表并没有触及神经组织和血管,因此不会产生疼痛和出血现象,且微创的小孔在很短时间内就能够自动愈合;采用微针给药不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使用灵活方便,可随时中断给药,所以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
与经皮给药同理,近几年来采用微针阵列进行美容开始流行,使用其可于几分钟内在皮肤表面形成很多个微小孔洞,随后涂敷美容护肤品,会明显提高活性养分穿越角质层进入表皮层的渗透能力,从而显著提高美容养颜效果。
另外,以微针阵列为电极通过刺穿皮肤的角质层测量生物电位,能够有效避开皮肤角质层高阻抗特性的干扰,与普通电位电极比较, 不需要皮肤准备和电解凝胶,更有利于长期测量使用。因此,使用微针阵列电极进行测量更方便可靠,具有更小的阻抗,而且预计有较小的电化学噪声,可以完成对低生物电位的高质量记录。
制造微针的材料有聚合物、单晶硅和金属等。现有聚合物微针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材料强度不够,不易刺穿皮肤的致密角质层;虽然已能批量制造单晶硅针,但其易脆断、成本很高,且硅还不属于常规的医用材料;长期以来,人们一直采用金属制造针灸针或注射针头,其使用的安全性毋庸置疑。目前,已经报道了一些金属微针阵列结构。一方面,例如专利CN1562402A、US20100130940-A1和CN1415385A,其主要是在同一块金属基片上制造出微针阵列,但是制造工艺复杂、成本高、结构设计和应用的灵活性低;另一方面,例如专利CN102727992A、CN102166387A、CN101829396A,其主要是在其它材料的基板上采用单个金属微针按照一定间距排布组装形成的微针阵列,同样存在制造工艺较为复杂、成本较高、一致性较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不仅确保金属微针阵列中的微针之间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而且能够尽量简化制造工艺、大幅度降低成本、并提高结构设计和应用的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增加金属微针阵列经皮给药贴片中每个微针的储药量,针尖锐利刺入力小且携带的药物不易脱落,药效发挥迅速、作用时间更持久。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便于用手操作一个金属微针阵列在多个给药区域轮换施针,金属微针阵列刺入皮肤后移开,随后在刺入区域表面涂覆药剂以利于其迅速扩散发挥药效。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第四个技术问题是利用金属微针阵列制作一 种微针电极阵列,其不仅能够有效提高生物电位检测的信噪比,还可以通过其对皮肤施加各种电学信号。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第一个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金属微针阵列,包括:衬底;和一个固定在所述衬底表面的金属薄片;和/或一个一侧边沿嵌入在所述衬底内的金属薄片;和/或至少两个按一定间距排列并固定在所述衬底表面的金属薄片;和/或至少两个按一定间距排列且一侧边沿嵌入在所述衬底内的金属薄片;其中,所述金属薄片至少在其一侧的边沿具有向外凸出的微针阵列,所述微针阵列至少包含两个按照一定间距排列的微针,所述微针凸出所述衬底表面并与其垂直或倾斜为设定角度,且所述微针与所述金属薄片的中心区域所在的主平面垂直或共面,所述微针的一端为针尖。
优选地,所述衬底至少由一个平面或曲面薄片或薄板组成,或至少由一个空心或实心的多面或曲面体组成。
优选地,所述衬底采用以下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制成:聚合物、木材、金属、陶瓷、玻璃。
优选地,所述金属薄片通过固定结构和/或胶黏剂固定在所述衬底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金属薄片的一侧边沿通过固定结构和/或胶黏剂固定在所述衬底中,所述金属薄片的另一侧在微针之间的边沿区域凸出或凹入或持平衬底的表面。
优选地,所述衬底上具有定位槽阵列,所述金属薄片的一侧边沿嵌入在定位槽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840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健身脚踏车的座椅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消毒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