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高性能高稳定性强制分束器的拉丝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78481.3 | 申请日: | 2013-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0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汪建强;俞金火;夏勤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萧山天成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5/12 | 分类号: | D01D5/1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俞润体;金磊 |
地址: | 311255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性能 稳定性 强制 分束器 拉丝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丝机,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高性能高稳定性强制分束器的拉丝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拉丝机结构简单、维修方便、价格低廉、易控制、易改造,但其操作相对复杂、人员投入多、成品率低、设备运转效率低。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拉丝机(授权公告号:CN 2313936Y),其包括挤出装置与拉伸装置,在挤出装置的传动减速器输出轴与螺杆上设置冷却机构;在输入轴端盖处和输出轴与螺杆连接的支承处装有压力润滑机构,在加料段设置有轴向加料槽,在拉伸装置后有可调张力的绕丝滚筒;冷却机构是输出轴与螺杆内空腔中安装射流管,输出轴端头沿经向钻有排水孔与轴套的排水孔、水套的环形水槽相配合,射流管出口上有轴头压盖,水套上装有出口接头,压力润滑机构是输入轴的一端箱体上安装有油泵座,其上安装润滑油泵,还装有吸油通道与箱体内腔相通,在螺杆与箱体衔接的部位,其上设置有压力油入口与回油口,压力油入口与油泵管道相通;可调张力的绕丝滚筒是在定型牵引架上安装绕丝滚筒轴,且与链轮紧固连接,该轴的伸出端上安装绕丝滚筒,在定型牵引架上还安装磁粉离合器,固定在支架上,离合器两伸出端装有链轮与链轮传动连接。但是这种拉丝机的分束板与排线器在工作时其轨迹较不一致,影响到整个装置的性能,会产生毛纱,并且工人手工分束到分束板上时更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具有高性能高稳定性强制分束器的拉丝机,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拉丝机的分束板与排线器在工作时其轨迹较不一致,影响到整个装置的性能,会产生毛纱,并且工人手工分束到分束板上时更为不便等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高性能高稳定性强制分束器的拉丝机,包括拉丝机本体,所述的拉丝机本体上设有可安装纱筒的机头,机头的上方设有排线器,排线器通过纵向滑轨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活动连接在横向滑轨内,伸缩杆的外端设有分束板。单丝穿过分束板后被强制分束到排线器上,然后再缠绕在拉丝机机头上。排线器可以纵向和横向移动,伸缩杆及分束板等只随着横向同步移动,满足排线要求。
作为优选,所述的伸缩杆外端连接有无杆气缸,分束板固定在无杆气缸的活塞上。分束板可以通过无杆气缸的作用上下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的分束板为两块以上。分束板可以根据拉丝机类型来确定数量。例如,三分拉丝机需要三个分束板。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伸缩杆与排线器的“一致性”将影响到整个装置的性能,而此装置做到稳定“完全一致”;分束板上下移动可以调整到某一合适位置,提高分束产品的质量,避免“毛纱”出现;分束板上移到最高点可以使工人手工分束到分束板上时更为方便,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合理,换向迅速稳定,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拉丝机本体1、机头2、排线器3、纵向滑轨4、伸缩杆5、横向滑轨6、分束板7、无杆气缸8、单丝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本例的具有高性能高稳定性强制分束器的拉丝机,如图1,包括拉丝机本体1,拉丝机本体上设有可安装纱筒的机头2,机头的上方设有排线器3,排线器通过纵向滑轨4连接有伸缩杆5,伸缩杆活动连接在横向滑轨6内,伸缩杆的外端设有分束板7。伸缩杆外端连接有无杆气缸8,分束板固定在无杆气缸的活塞上。分束板为两块以上。
使用时,单丝9穿过分束板7后被强制分束到排线器3上,然后再缠绕在拉丝机机头2上。排线器3可以纵向和横向移动,伸缩杆5及分束板7等只随着横向同步移动,满足排线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萧山天成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萧山天成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784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