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临床医学用防交叉感染隔垫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66682.1 | 申请日: | 2013-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44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印弘;齐顺;穆允凤;张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6/04 | 分类号: | A61B6/04;A61B5/055;A61B1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婷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临床医学 交叉感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检查辅助用品,具体涉及一种应用在CT扫描和磁共振扫描时,降低噪音并防止病患检查时交叉感染的卫生隔垫。
背景技术
CT扫描是一种临床医学上有效地检查手段,头部CT扫描可对颅内疾患和肿瘤等病症进行诊断和定位,在进行头部CT扫描时,患者需采取仰卧体位,为了保证在检查时患者头部不会移动或摆动,需将患者头部置于头架当中,防止CT影响中出现伪影,给诊断造成影响。在患者检查完后,出于卫生要求,需要对患者使用过的床单进行更换。由于部分颅疾患者伴有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在进行CT检查时,常有患者突感不适,而出现呕吐的情况,给检查带来许多麻烦;患者呕吐物也会对CT检查床和头架造成污染,可能会对其他患者造成交叉感染,而清理起来费时费力。
在患者进行磁共振扫描检查时,磁共振扫描仪扫描噪声可达到130分贝以上,单次扫描时间超过10分钟,而总的扫描时间可持续到2个小时,如防范措施不到位,会给患者听力带来严重损伤;在长时间高分贝噪声环境下,可能会引发患者恶心、呕吐等情况。
在目前临床上没有一种能集防交叉感染、防噪声污染于一体的一次性方便卫生的隔垫,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卫生隔垫。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当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临床医学用防交叉感染隔垫,该隔垫干净、卫生,防止患者之间交叉感染,尤其对患者呕吐情况提供良好的卫生辅助;提供耳塞,使患者检查顺利进行,同时达到良好的卫生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临床医学用防交叉感染隔垫,包括床垫,在床垫一侧的中部位置设置有容纳袋,容纳袋的开口端的一半固连在床垫边缘;在容纳袋两侧的床垫上连接有一对弹性带,弹性带的端部均连接有耳塞;在床垫上容纳袋所在侧相邻的一侧设置有呕吐袋,呕吐袋通过连接带连接在床垫上。
所述的床垫采用方形床垫。
所述的耳塞采用3M耳塞。
所述的弹性带与床垫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临床医学用卫生隔垫,该隔垫弥补了现有卫生隔垫的不足,在隔垫的一侧设置有容纳袋,使患者在扫描时头部卫生状况得到保证,该床垫集成了耳塞和呕吐袋,耳塞可以减小磁共振扫描时产生的噪音对患者的影响,避免患者出现躁动等情况影响扫描检查,而呕吐袋设置在隔垫的一侧,在患者检查遇到身体不适时,不会对扫描床造成污染。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功能实用,制作方便,便于量产并且干净卫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床垫,2—呕吐袋,3—连接带,4—容纳袋,5—耳塞,6—弹性带;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下述具体实施例,反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上做的同等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遵从上述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给出一种临床医学用防交叉感染隔垫,包括床垫1,在床垫1一侧的中部位置设置有容纳袋4,容纳袋4的开口端的一半固连在床垫1边缘;在容纳袋4两侧的床垫1上连接有一对弹性带6,弹性带6的端部均连接有耳塞5;在床垫1上容纳袋4所在侧相邻的一侧设置有呕吐袋2,呕吐袋2通过连接带3连接在床垫1上。
在本实施例中,床垫1采用方形床垫,优选为一次性床垫;考虑到实用性和经济型,床垫1优选采用医用塑料制成,塑料床垫1不仅便于铺设,而且该材质不会对CT扫描和磁共振扫描带来影响,且成本低,一个患者使用完后立即更换,也保证了检查效率。
在床垫1的一侧连接有容纳袋4,该容纳袋4的作用是保证患者头部的卫生;在床垫1铺设时,将容纳袋4放在CT扫描床上或磁共振扫描床上的头架中,患者检查时头部和头架之间相隔容纳袋4,避免患者头部直接与头架接触,保证卫生;如患者突遇身体不适进行呕吐,也不会对头架造成污染。该容纳袋4采用医用塑料袋即可满足需求,容纳袋4开口的部分的一半连接在床垫1上,未与床垫1连接的另一半则保证了容纳袋4可以方便地塑形,为患者头部放入容纳袋4提供了足够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666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