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防卡头堵料防内泄功能的打壳气缸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62678.8 | 申请日: | 2013-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74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段卫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段卫武 |
主分类号: | C25C3/14 | 分类号: | C25C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10 | 代理人: | 苏泳生 |
地址: | 044000 山西省运城市红旗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防卡头堵料防内泄 功能 气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防卡头堵料防内泄功能的打壳气缸。
背景技术
在铝行业电解槽上,打壳气缸安装在电解槽上,电解槽在电解过程中氧化铝不断消耗,电解质中氧化铝浓度不断下降,为了使电解过程连续进行,这时便需要往电解槽中添加氧化铝,我们称之为下料作业。而电解槽在电解时电解槽表面被一层坚硬的壳面所覆盖,氧化铝是无法直接添加上的。必须把壳面打破才能添加进氧化铝,这时便需要打壳作业,把电解槽壳面打开一个破洞,来添加氧化铝。打壳机构便起到打壳的作用,它主要由打壳气缸和打壳锤头组成。打壳气缸起到伸缩作用,而打壳锤头连接在打壳气缸上起到击破壳面的作用。
目前打壳气缸所存在的缺陷主要是打壳锤头下降过程中,打壳气缸采用气体缓冲设计,一方面缓冲力小,而打壳锤头重。造成打壳气缸活塞和缓冲区破坏,使打壳气缸寿命下降。另一方面打壳气缸缓冲是依靠节流圆孔起到缓冲作用的,节流孔直径仅有2.5mm在生产中节流孔特别容易被铁锈和油泥混合物堵死,这样便使气缸失去缓冲功能,更加剧了打壳锤头对气缸的破坏作用。同时气缸缓冲块进入缓冲区后,节流孔如果被堵塞,气缸回复力很小仅有正常情况的10%左右。这样造成打壳锤头经常被卡阻在电解槽内,电解槽电解质温度在900℃以上,打壳锤头长时间被卡阻在电解质中便会被不断熔化。造成打壳锤头使用时间大大减少。
目前打壳气缸在高温环境中使用,气缸存在较大的内泄漏现象,导致各铝厂风压普遍不够,影响正常电解生产。如何解决气缸内泄漏问题,便关系到系列的用气量和能耗问题。同时出现打壳锤头卡头后不仅使打壳锤头消耗过快,同时造成氧化铝无法添加到火眼处,时间一长便会引起效应并破坏电解槽技术条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防卡头堵料防内泄功能的打壳气缸,为电解生产提供良好的作业环境,减少经济损失,以克服目前现有打壳气缸存在的上述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具有防卡头堵料防内泄功能的打壳气缸,包括气缸本体,所述气缸本体顶端设有上端盖,气缸本体底端设有下端盖,气缸本体中部设有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活塞杆,活塞杆上穿接有活塞,所述上端盖底端与腔体顶端连接处设有断气装置,所述活塞杆顶端穿过腔体与断气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腔体顶端设有强力磁铁。
进一步的,所述腔体底端设有橡胶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下端盖内设有卡紧装置,所述活塞杆与卡紧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杆底端穿过下端盖与带动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本实用性安全性能高、使用可靠,攻克了打壳气缸故障率高,频繁出现卡头堵料的技术难题;2)本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有效防止打壳时打击头被卡的缺陷;3)使电解生产更加节能、环保;4)具有良好经济性,可有效提高打壳气缸和打壳锤头的使用寿命,减少工人劳动强度,另外改善了电解槽技术条件,带来了更高的经济效益,降低铝电解的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具有防卡头堵料防内泄功能的打壳气缸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具有防卡头堵料防内泄功能的打壳气缸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中:
1、气缸本体;2、活塞;3、上端盖;4、下端盖;5、腔体;6、断气装置;7、活塞杆;8、强力磁铁;9、橡胶弹簧;10、卡紧装置;11、带动装置;12、打壳锤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具有防卡头堵料防内泄功能的打壳气缸,包括气缸本体1,所述气缸本体1顶端设有上端盖3,气缸本体1底端设有下端盖4,气缸本体1中部设有腔体5;所述上端盖3底端与腔体5顶端连接处设有断气装置6,所述腔体5内设有活塞杆7,活塞杆7上穿接有活塞2,所述腔体5顶端设有强力磁铁8,所述腔体5底端设有橡胶弹簧9,所述下端盖4内设有卡紧装置10;所述活塞杆7底端穿过下端盖4与带动装置11连接;所述活塞杆7顶端穿过腔体5与断气装置6连接;所述活塞杆7与卡紧装置10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段卫武,未经段卫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626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离心式静电纺丝装置
- 下一篇:电子枪坩埚的水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