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磁阀插件母端护套和所涉及的电磁阀插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61185.2 | 申请日: | 2013-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00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董蕾;桂鹏程;辛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51/00 | 分类号: | F16K51/00;F16K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阀 插件 护套 涉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变速器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电磁阀插件母端护套。
背景技术
市场上现有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多数为大众公司系列产品,其变速器控制单元、采集信号的各类传感器、执行元件电磁阀,均布置于变速器内部,并且高度集成。各电磁阀带两直立端子,然后通过导线框连接起来。这种导线框是在金属板上冲出线路连接关系,然后注塑成型。在变速器内部无传统的导线和电磁阀插件。
现有设计方式的优势在于:1)装配简单,在变速器装配时仅按压下去,连接到位即可;2)整体式设计,可靠性较高。然而现有设计也存在如下明显的劣势:1)设计复杂,需要与导线框整体设计。2)加工难度增大。3)成本较高。4)电磁阀端需要设计接口(匹配端子)。5)维修费用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充分考虑了市场上现有产品设计上的复杂性及加工的难度以及降成本上的要求,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设计与电磁阀匹配的插件母端护套实现线束与电磁阀的可靠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电磁阀插件母端护套,其包括:
护套主壳,为环状护套;
插件定位机构,所述插件定位机构内部设有母端子导入腔、母端子导向槽和公端子端头插口,所述母端子导向槽与母端子导入腔连通;该插件定位机构一端设于所述护套主壳的内部,并且该端外壁与所述护套主壳内壁形成供插件公端端头护套插入的环形凹槽,所述母端子导向槽和公端子端头插口设于该端内部;所述插件定位机构另一端伸向所述护套主壳的外部,所述母端子导入腔设在该端内部;
锁紧机构,设于所述插件定位机构的侧壁上,其一端设有与插件公端护套中的定位孔配合的定位钩,其另一端设有伸向所述护套主壳的外部的按压柄。
优选的,所述母端子导入腔的外壁上设有母端子卡耳和卡槽。
优选的,所述母端子导向槽内设有止退楔。
优选的,所述卡槽内壁上设有防脱块。
优选的,所述按压柄上设有台阶。
优选的,所述护套主壳内壁上设有加强筋。
优选的,所述插件定位机构为柱状,其柱棱处设有倒角。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磁阀插件,其包括所述电磁阀插件母端护套和电磁阀插件公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使用接插件和端子连接各电磁阀与线束装配简单,其整体结构提供了和公端插件配合的主体支撑和保护,该结构简单合理,成形方便,运行稳定,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电磁阀插件母端护套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磁阀插件母端护套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磁阀插件母端护套的A-A向剖视图;
图4现有电磁阀插件公端的立体图;
图5现有公端插件与本实用新型母端插件配合效果图。
图中附图标记如下:
插件定位机构1,母端子导向槽11,公端子端头插口12,母端子导入腔13,止退楔14,卡耳15,卡槽16,防脱块17,倒角18;
护套主壳2,锁紧机构3,定位钩31,按压柄32,台阶33,环形凹槽4,电磁阀插件公端5,公端端头52,公端端头护套51,加强筋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其具体实施方式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
以下所有附图仅便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基本教导而已,附图中将对构成较佳实施例的组件的数目、位置、关系、及尺寸的延伸将有所说明,在阅读及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后相关的变化实施属于业界技能。另外,在阅读及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后,配合特定力量、重量、强度、及类似要求的精确尺寸及尺寸比例的改变亦属本领域公知常识。
如图1、2、3所示,一种电磁阀插件母端护套,其包括:
护套主壳2,为环状护套;
插件定位机构1,所述插件定位机构1内部设有母端子导入腔13、母端子导向槽11和公端子端头插口12,所述母端子导向槽11与母端子导入腔13连通;该插件定位机构1一端设于所述护套主壳2的内部,并且该端外壁与所述护套主壳2内壁形成供插件公端端头护套插入的环形凹槽4,所述母端子导向槽11和公端子端头插口12设于该端内部;所述插件定位机构1另一端伸向所述护套主壳2的外部,所述母端子导入腔13设在该端内部;
锁紧机构3,设于所述插件定位机构1的侧壁上,其一端设有与插件公端护套中的定位孔配合的定位钩31,其另一端设有伸向所述护套主壳2的外部的按压柄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611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