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挖掘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54964.X | 申请日: | 2013-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99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何骞;张明珍;东荣;石慧勇;王稳稳;刘瑞毅;李磊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渭南分公司;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3/34 | 分类号: | E02F3/34;E02F3/38;E02F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710086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挖掘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挖掘机。
背景技术
挖掘机包括工作装置、上部平台以及行走装置,上部平台包括上车架、发动机、液压布置、电气布置、配重、外观件以及驾驶室。如图1所示,工作装置包括动臂10’、与动臂10’枢接配合的斗杆20’以及与斗杆20’铰接的铲斗30’,其中斗杆20’与动臂10’之间铰接有斗杆油缸40’。动臂10’通过枢转轴60’与上车架50’枢接配合,动臂10’与上车架50’之间还铰接有动臂油缸,上车架50’包括中间架51’以及分别焊接在中间架51’两侧的侧支架52’,上车架50’用于支撑上部平台其余部件,以及作为整个工作装置的支承。
结合参见图2和图3,动臂10’包括臂身13’、固定于臂身13’一端并与斗杆20’枢接的前支座11’、固定于臂身13’上的斗杆油缸座14’、固定于臂身13’上的动臂油缸座15’以及固定于臂身13’另一端并与上车架50’枢接的后支座12’,后支座12’具有用于穿设枢转轴60’的连接孔12a’,臂身13’由板材拼接而成,动臂10’是通过上述部件拼焊组成,动臂10’再分别与上车架50’、斗杆20’、动臂油缸以及斗杆油缸40’连接后进行作业。
结合参见图4至图8,示出了上车架50’的中间架51’的结构示意图,中间架51’的前部底板516’的下侧通过回转支承与行走装置相连接,前部底板516’的上侧固定有两个相对的立板511’,在立板511’上部设置有动臂连接孔,在立板511’下部设置有动臂油缸连接孔,动臂10’的后支座12’插设在两个立板511’之间,后支座12’的上车架连接孔与立板511’的动臂连接孔同心设置,枢转轴60’穿设在其中。为了加强立板511’的强度,每个立板511’的上侧固定有上板513’,每个立板511’的内侧固定有一加强板512’,两侧的加强板512’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14’。为了安装动臂油缸,前部底板516’上还固定有两个安装板515’,两个安装板515’分别与两个立板511’一一对应设置,动臂油缸有两个,每一个动臂油缸铰接在相对应的立板511’与安装板515’之间,使两个动臂油缸分别设置在动臂10’的两侧。
挖掘机主要用于矿山等石方作业,其工作载荷较大且复杂多变,因此对机械的强度有很高的要求。现有的挖掘机中,动臂10’与上车架50’的立板511’之间通过一个枢转轴60’进行连接,两个立板511’成为支承枢转轴60’和整个工作装置的主要结构,装配难度大,且当工作装置受到横向载荷时,该立板511’显得单薄,承受横向扭转载荷能力较差,从而降低了上车架50’的强度,影响了挖掘机整体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挖掘机,可以加强上车架的强度,改善上车架与动臂连接处的受力情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挖掘机,包括:上车架;以及动臂,包括后支座,后支座与上车架枢接配合;后支座具两个间隔设置的凸部;上车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承结构,每个支承结构分别具有一个凹部;两个凸部与两个凹部一一对应地枢接配合。
进一步地,后支座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每个第一侧板分别具有两个突出结构,两个突出结构之间形成U形槽;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侧板,分别固定焊接在两个第一侧板之间;以及U形板,固定焊接在两个第一侧板和两个第二侧板之间,并位于U形槽处;第一侧板的相对应的突出结构、相对应的第二侧板以及U形板的相对应的侧壁之间形成凸部。
进一步地,挖掘机还包括两个枢转轴,两个枢转轴沿同一枢转轴线间隔布置,每个枢转轴分别与相对应的凸部和凹部相连接。
进一步地,后支座还包括两个套管,两个套管与两个凸部一一对应地固定连接,两个枢转轴分别穿设在两个套管中。
进一步地,两个支承结构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
进一步地,支承结构包括:第一立板;以及加强结构,与第一立板固定连接,加强结构与第一立板之间形成凹部。
进一步地,加强结构包括:第二立板,与第一立板相对设置;以及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在第一立板与第二立板之间;第一立板、第二立板以及第二连接板之间围设形成凹部。
进一步地,加强结构还包括支撑板,支撑板固定连接在第一立板与第二立板之间,并与第二连接板背向凹部的侧面固定连接;第一立板、第二立板、第二连接板以及支撑板之间围设形成箱型结构。
进一步地,第一立板包括;第一板体,固定连接有加强结构;以及第二板体,相对于第一板体远离动臂设置,第二板体与第一板体之间具有间隙。
进一步地,第一板体的厚度小于第二板体的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渭南分公司;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渭南分公司;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549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