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锂电池和电池电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54312.6 | 申请日: | 2013-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75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何龙;王海全;肖宏;谭友斌;舒浪;王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H01M10/0587;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宋合成;黄德海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电池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涉及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电芯及具有该电池电芯的锂电池。
背景技术
科技的发展使手机等设备向小型化和便携方面发展,急需一种供电时间长且体积小的电池,锂电池具有体积小且能量密度高等优点,受到了广泛的应用。
传统的卷绕式电芯的外圈需要使用多余半圈集流体绕电芯再点焊极耳(如图2所示),如此操作使得外圈极耳独占了一部分电池内部空间,造成了电池内部空间利用率低,也是电池设计上容量的较大浪费。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中申请号“201120495529.7”名称为《一种锂电池及其卷绕式电芯结构》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及其卷绕电芯结构,该锂电池卷绕式电芯,其结构是将厚度相对较厚的极耳和双面敷料段在电池厚度方向上相互错开,从而不同程度地降低了电芯的厚度。但上述专利中存在如下缺陷:专利中所述电芯,其极片上敷料多为单面敷料,方可避开极耳与双面敷料段重叠,这样电芯敷料的实际利用率不高,同时其正负极极耳均设置在卷绕体电芯内部,极耳由于其硬度相比隔膜和集流体要大,且边缘锋利,有导致内部短路的风险,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或至少提供一种有用的商业选择。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量密度高的电池电芯。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具有该电池电芯的锂电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电芯,包括: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所述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正极极耳,所述正极集流体的表面上设有正极敷料层,用于形成正极单面敷料段和正极双面敷料段,所述正极极耳设在所述正极集流体的端部并邻近所述正极单面敷料段;所述负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负极极耳,所述负极集流体的表面上设有负极敷料层,用于形成负极单面敷料段和负极双面敷料段,所述负极极耳设在所述负极集流体的端部并邻近所述负极单面敷料段,其中,所述电池电芯的最外圈为正极单面敷料段或负极单面敷料段,所述电池电芯的最内圈为负极单面敷料段或正极单面敷料段;所述隔膜设在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电芯,极耳设在集流体的端部并邻近单向敷料层。由此,缩短了集流体上未设置敷料的长度,增加了集流体的有效长度所占的比例,降低了电池电芯的体积,在将该电池电芯安装在锂电池中时,可以降低锂电池的体积,并提高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方便使用,此外,还减少了材料的使用量,使电池电芯的材料均的到有效的利用,节约成本,节能环保。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电池电芯,还可以具有如下的技术特征:
所述正极极耳与所述正极单面敷料段设置在所述电池电芯的同一侧和/或所述负极极耳与所述负极单面敷料段设置在所述电池电芯同一侧。由此,进一步地减小了电池电芯的厚度,提高了电池电芯的能量密度,增加了电池电芯的性能。
所述正极片包括位于所述电池电芯的最外圈的第一部分和位于所述电池电芯内的第二部分,所述负极片包括位于所述电池电芯的最内圈的第一部分和位于所述电池电芯内的第二部分,所述正极片的第一部分为正极单面敷料段,所述负极片的第一部分为负极单面敷料段。由此,便于正极极耳与电池的壳体相连。
所述正极片的第二部分为正极双面敷料段,且所述负极片的第二部分为负极双面敷料段。由此,便于电池电芯的生产,提高电池电芯的生产效率并降低了电池电芯的生产成本。
所述负极片包括位于所述电池电芯的最外圈的第一部分和位于所述电池电芯内的第二部分,所述正极片包括位于所述电池电芯的最内圈的第一部分和位于所述电池电芯内的第二部分,所述负极片的第一部分为负极单面敷料段,所述正极片的第一部分为正极单面敷料段。由此,便于负极极耳与电池的壳体相连。
所述负极片的第二部分为负极双面敷料段,且所述正极片的第二部分为正极双面敷料段。由此,便于电池电芯的生产,提高电池电芯的生产效率并降低了电池电芯的生产成本。
所述正极极耳点焊在所述正极集流体的端部,所述负极极耳点焊在所述负极集流体的端部。由此,便于正极片和负极片的成型,提高了电池电芯的生产效率。
所述正极极耳与所述正极单面敷料段的末端的距离在0.5mm至30mm的范围内,所述负极极耳与所述负极单面敷料段的末端的距离在0.5mm至30mm的范围内。由此,在保证极耳与敷料段间隔开的同时,使极耳与敷料段之间的距离较短,提高了电池电芯100的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锂电池,包括壳体和电池电芯。所述壳体内具有空腔;所述电池电芯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前述的电池电芯,所述电池电芯设在所述空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543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