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万能试验机拉力载荷校验的反向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50925.2 | 申请日: | 2013-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43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陆琪;郭子静;李庆;刘雄飞;黄玉娇;杜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航空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62 | 分类号: | G01N3/6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梁瑞林 |
地址: | 71002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万能 试验 拉力 载荷 校验 反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拉力试验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万能试验机拉力载荷校验的反向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载荷校验用力测量传感器为测量压向力的传感器,对万能试验机进行拉力载荷校验时,测量压向力的传感器无法使用,以致万能试验机无法进行拉力载荷校验,仅能进行压力载荷校验,用压力载荷校验结果作为拉力载荷校验结果。由于万能试验机的压向力与拉向力存在误差,因此用压力载荷校验结果作为拉力载荷校验结果存在误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将试验机的拉向力转换成压向力的反向器,以便使用测量压向力的传感器对万能试验机拉力载荷进行校验。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万能试验机拉力载荷校验的反向器,其特征在于,它由上转换组件和下转换组件连接组成;上转换组件由上拉杆1、上横梁2、两个上传力杆3和上承力板4组成,上拉杆1与上横梁2上表面的中心连接为整体,上传力杆3为圆柱轴,两个上传力杆3的上端分别与上横梁2下表面的两端通过螺纹或者焊接垂直连接为整体,两个上传力杆3的下端分别与上承力板4上表面的两端通过螺纹或者焊接垂直连接为整体,上承力板4的水平长度大于上横梁2的水平长度,在上承力板4上、两个上传力杆3的外侧各有一个上承力板导向孔;下转换组件由下拉杆5、下横梁6、两个下传力杆7和下承力板8组成,下拉杆5与下横梁6下表面的中心连接为整体,下传力杆7为圆柱轴,两个下传力杆7的下端分别与下横梁6上表面的两端通过螺纹或者焊接垂直连接为整体,两个下传力杆7的上端分别与下承力板8下表面的两端通过螺纹或者焊接垂直连接为整体,下承力板8的水平长度等于上承力板4的水平长度,下横梁6的水平长度等于下承力板8的水平长度,在下承力板8上、两个下传力杆7的内侧各有一个下承力板导向孔;两个上传力杆3分别位于下承力板8上两个下承力板导向孔内,并保持滑动配合;两个下传力杆7分别位于上承力板4上两个上承力板导向孔内,并保持滑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提供了一种能够将试验机的拉向力转换成压向力的反向器,解决了使用测量压向力的传感器对万能试验机进行拉力载荷校验的难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一种用于万能试验机拉力载荷校验的反向器,其特征在于,它由上转换组件和下转换组件连接组成;上转换组件由上拉杆1、上横梁2、两个上传力杆3和上承力板4组成,上拉杆1与上横梁2上表面的中心连接为整体,上传力杆3为圆柱轴,两个上传力杆3的上端分别与上横梁2下表面的两端通过螺纹或者焊接垂直连接为整体,两个上传力杆3的下端分别与上承力板4上表面的两端通过螺纹或者焊接垂直连接为整体,上承力板4的水平长度大于上横梁2的水平长度,在上承力板4上、两个上传力杆3的外侧各有一个上承力板导向孔;下转换组件由下拉杆5、下横梁6、两个下传力杆7和下承力板8组成,下拉杆5与下横梁6下表面的中心连接为整体,下传力杆7为圆柱轴,两个下传力杆7的下端分别与下横梁6上表面的两端通过螺纹或者焊接垂直连接为整体,两个下传力杆7的上端分别与下承力板8下表面的两端通过螺纹或者焊接垂直连接为整体,下承力板8的水平长度等于上承力板4的水平长度,下横梁6的水平长度等于下承力板8的水平长度,在下承力板8上、两个下传力杆7的内侧各有一个下承力板导向孔;两个上传力杆3分别位于下承力板8上两个下承力板导向孔内,并保持滑动配合;两个下传力杆7分别位于上承力板4上两个上承力板导向孔内,并保持滑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将上拉杆1与万能试验机的上夹头连接,下拉杆5与万能试验机的下夹头连接,压向力传感器置于上承力板4与下承力板8之间,开动试验机,下承力板8在下夹头带动下向下运动,上承力板4在上夹头带动下向上运动,于是压向力传感器的上表面受到下承力板8向下的压力,压向力传感器的下表面受到上承力板4向上的压力。两个上传力杆3起到为下承力板8导向的作用,两个下传力杆7起到为上承力板4导向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航空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航空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509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