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减速箱式单管螺旋输送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50049.3 | 申请日: | 2013-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28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谢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G33/14 | 分类号: | B65G33/14;B65G33/24;B65G3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速 箱式 螺旋 输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续输送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冶金、建材、化工、粮食及机械加工等领域的无减速箱式单管螺旋输送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冶金、建材等行业中,一般采用单螺旋输送机进行物料输送非常普遍,通常的做法是采用普通电机加减速箱的方式进行,其原理是旋转的螺旋叶片将物料推移而进行螺旋输送机输送,使物料不与螺旋输送机叶片一起旋转的力是物料自身重量和螺旋输送机机体对物料的摩擦阻力;螺旋输送机的螺旋轴在物料运动方向的终端有止推轴承以随物料给螺旋的轴向反力。但是,由于行业本身存在粉尘多、环境恶劣等问题,造成现有的单螺旋输送机存在着如下缺陷:①对各种粉状物输送时,经常会导致减速箱被粉状物覆盖,导致减速箱故障,影响物料输送的效率;②对于颗粒状物料进行输送时,经常会发生螺旋堵塞而致使电机转矩过载,最后导致电机跳闸;③由于单螺旋尺寸长,通常会没有任何保护而强制启动电机导致螺旋轴折断或变形。因此,针对以上方面,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合理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确保单螺旋装置体积更小且效率更高、便于装配、可转换运行模式、有利于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的无减速箱式单管螺旋输送机,以解决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减速箱式单管螺旋输送机,包括变频控制柜、螺旋轴及机体,所述机体内部横向设置螺旋轴,所述螺旋轴外部两端分别连接主动轴装配单元、从动轴装配单元,其中的机体上、下两表面依次分别开设一个进料口、一个出料口,其中的主动轴装配单元通过联轴器与永磁同步电动机输出轴相接,所述机体外部安装变频控制柜。
还可选择,所述螺旋轴的轴心与永磁同步电动机输出轴的轴心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出料口设置于位于从动轴装配单元一侧的机体表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减速箱式单管螺旋输送机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永磁同步电机替代普通交流电机和减速箱,具有体积小、故障率降低等优点;
(2)变频控制永磁电机具有启动转矩大和转矩保护功能,既能轻松输送颗粒物,也能防止螺旋轴折断或变形;
(3)变频控制能大大提高输送效率,保护电机;
(4)可广泛用于化工、建材、冶金、粮食等部门,输送粉状、颗粒状和小块物料时,能在占地面积要求苛刻、环境恶劣的情况下无故障运行,当颗粒物卡死时,该输送机可切换到转矩运行模式,确保高转矩启动而不损伤电机和螺旋轴,保护了设备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无减速箱式单管螺旋输送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变频控制柜;2、永磁同步电动机;3、联轴器;4、主动轴装配单元;5、进料口;6、螺旋轴;7、机体;8、出料口;9、从动轴装配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无减速箱式单管螺旋输送机,包括变频控制柜1、螺旋轴6及机体7,所述机体7内部中心位置处横向设置螺旋轴6,所述螺旋轴6外部两端分别连接主动轴装配单元4、从动轴装配单元9,其中的机体7上、下两表面依次分别开设一个进料口5、一个出料口8,其中的主动轴装配单元4通过联轴器3与永磁同步电动机2输出轴相接,所述机体7外部安装变频控制柜1,由此,将该机器分为三个部分,即由主动轴装配单元4、螺旋轴6、机体7、从动轴装配单元9组成的螺旋输送机本体,由进料与出料组成的进出装置和由变频控制柜1、永磁同步电动机2、联轴器3组成的驱动装置。工作时,粉尘物料或颗粒物料从进料口5进入,在机体7内随着驱动装置的动作,按螺旋轴6方向逐步输送到尾端的出料口8排出,其中的永磁同步电动机2由变频控制柜1控制,永磁电机具有低速、高转矩的特点,能取代减速箱,从而确保单螺旋装置体积更小、效率更高;螺旋轴本体在更换中只需要拆卸主动轴装配、从动轴装配即可,方便实用;正常物料输送时,变频控制柜1控制可以切换到速度控制方式来启动永磁同步电动机2,当物料在壳体卡死时,变频控制1柜控制可切换到转矩控制方式来启动永磁同步电动机2。
以上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较优选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500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转抓取机构
- 下一篇:皮带输送装置调宽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