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两用不锈钢炒锅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45852.8 | 申请日: | 2013-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07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吴卓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浩盈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122 | 分类号: | A47J27/122;A47J36/02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华辉 |
地址: | 529100 广东省江门市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用 不锈钢 炒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炒锅,具体涉及一种不锈钢炒锅。
背景技术
在本申请日以前,专利号为201220345631.3,申请日为2012年7月17的名为“一种两用炒锅”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两用炒锅,包括一个炒锅本体和锅盖,该炒锅本体设一隔板,将该炒锅本体分隔为两个不相连通的半圆腔体,该锅盖为与该两个腔体相匹配的两个半圆锅盖,实现一锅同时两用的功能。但是,由于在同一炉火上加热,两个腔体的受热情况必然相同,因此,限制了两个腔体内的食物加热要求须相同或相似,否则一个腔体内的食物刚好炒熟,其另一腔体内的食物带生或是炒焦。因此,急需一种两个腔体受热情况不一致的两用炒锅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两用不锈钢炒锅,其适于加热要求不一致的两种食物同时烹煮,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两用不锈钢炒锅,包括锅体和锅盖,该锅体设一隔板,形成两个不相连通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其中,该第一该腔体的锅底为不锈钢锅底,该第二腔体的锅底从内至外依序包括不锈钢内层、铝板层和不锈钢底层,该铝板层和不锈钢底层之间设一导热铜片。
进一步,该第一腔体的不锈钢锅底与该第二腔体的不锈钢内层为一体成型。
进一步,该第一腔体的不锈钢锅底、该第二腔体的不锈钢内层和该隔板为一体成型。
进一步,该锅盖为两个罩体,分别与该两个腔体的外沿相匹配,该两个罩体通过铰链相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积极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两用不锈钢炒锅的两个腔体的锅体结构不一致,一个腔体为常规不锈钢锅底,另一个腔体为加设导热铜片的夹层为铝材的不锈钢锅底,其导热效果明显高于常规不锈钢锅底的腔体,因此适用于加热要求不一致的两种食物同时烹煮,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具市场前景。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锅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锅底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锅盖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同时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的两用不锈钢炒锅包括锅体10和锅盖20。该锅体10为一圆盘状腔体,其中部设一隔板11,该隔板11具相应厚度,该隔板11将锅体10分为两个不相连通的两个半圆形腔体,分别为第一腔体12和第二腔体13,该第一腔体12对应的锅底为不锈钢材料制成,该第二腔体13对应的锅底从内至外依序包括不锈钢内层131、铝板层132和不锈钢底层133,该铝板层132和不锈钢底层133之间设一导热铜片134。该第一腔体12的锅底、第二腔体13的不锈钢内层131和隔板11为一体成型。该锅盖20为两个半圆形的罩体21,其分别与第一腔体12、第二腔体13的外沿相匹配,且分别设置把手22;其为两个独立的罩体,通过铰链23相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两用不锈钢炒锅的两个腔体的锅体结构不一致,一个腔体为常规不锈钢锅底,另一个腔体为加设导热铜片的夹层为铝材的不锈钢锅底,其导热效果明显高于常规不锈钢锅底的腔体,因此适用于加热要求不一致的两种食物同时烹煮,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具市场前景。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发明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浩盈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浩盈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458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