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梯搁机梁减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44534.X | 申请日: | 2013-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09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顾培培;黄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阿尔法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0 | 分类号: | B66B11/00;F16F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搁机梁 减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轿厢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结构合理、减震效果明显的电梯搁机梁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导轨之间。
随着超高层建筑的出现,电梯的设计、工艺不断得到提高,电梯的品种也逐渐增多。
电梯结构包括八大系统,分别为曳引系统、导向系统、轿厢、门系统、重量平衡系统、电力拖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安全保护系统。由于曳引系统经常处于加减速的过程中,且承载着电梯轿厢及配重的重量,而对主电机搁机梁的冲击较大,容易产生振动,影响电梯的舒适性及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可根据电梯吨位调节减震力度,减震效果明显的电梯搁机梁减震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搁机梁减震装置,包括:连接于电梯井电梯大梁两侧的外减震框及连接于电梯搁机梁两端的内减震框,内减震框设于外减震框内侧,外减震框及内减震框间设有减震材料层,减震材料层包括相互分离设置的多块,内减震框、减震材料层及外减震框通过固定螺栓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减震材料层为橡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减震材料层的厚度为25mm-60mm。
本实用新型的电梯搁机梁减震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电梯搁机梁减震装置结构合理,减震效果明显。在电梯运行的过程中,起到消震缓冲的作用,大大降低了噪声,防止机械疲劳,延长机械实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的电梯搁机梁减震装置,其减震材料层包括相互分离设置的多块减震材料层,可根据电梯吨位增减减震材料层的数量,及选择震材料层厚度规则,节约成本,减震效果明显。
3.本实用新型的电梯搁机梁减震装置,通过固定螺栓连接,便于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梯搁机梁减震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电梯搁机梁减震装置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梯搁机梁减震装置,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梯搁机梁减震装置,包括:连接于电梯井电梯大梁两侧的外减震框10及连接于电梯搁机梁两端的内减震框20。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此实施方式中,外减震框10及内减震框20均为矩形环形框体,内减震框20设于外减震框10内侧。外减震框10及内减震框20间设有减震材料层30,在本实用新型的此实施方式中,减震材料层30为橡胶。减震材料层30包括相互分离设置的多块,可根据电梯吨位增减减震材料层的数量,在本实用新型的此实施方式中,减震材料层30设置三块,三块减震材料层30平行排开,设于外减震框10及内减震框20间。内减震框20、减震材料层30及外减震框10通过固定螺栓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此实施方式中,减震材料层30为橡胶。其厚度为25mm-60mm。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电梯搁机梁减震装置,结构合理,减震效果明显;在电梯运行的过程中,起到消震缓冲的作用,大大降低了噪声,防止机械疲劳,延长机械实用寿命;可根据电梯吨位增减减震材料层的数量,及选择震材料层厚度规则,节约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阿尔法电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阿尔法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445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咖啡提取液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模块化可组合的热管机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