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41686.4 | 申请日: | 2013-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82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杨立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立友 |
主分类号: | H01L31/045 | 分类号: | H01L31/045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黄海霞 |
地址: | 美国新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膜 太阳能 电池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光伏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薄膜太阳能电池板。
背景技术
薄膜太阳能电池从实用新型到大规模商业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1976年第一块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由美国无线电公司(R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简称RCA)研发成功,进入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半导体制备设备和制备工艺的不断进步,高效叠层硅基薄膜太阳电池实现了大规模商业化生产,其光吸收材料由最初的非晶硅同质结构发展到由非晶硅、多晶硅和单晶硅组合而成的异质结结构。除了硅基的薄膜太阳能电池,近年来基于硫化镉、砷化镓、铜铟镓锡等无机半导体化合物,和基于聚噻吩、富勒烯衍生物等有机材料的薄膜太阳能电池也正在蓬勃发展之中,并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与晶硅太阳能电池相比,薄膜太阳能电池有外观漂亮、生产自动化程度高、可弯曲、可透明等多种优势,因而除了大规模并网和独立发电应用,薄膜太阳能电池更适宜于制作各种小型的灵活的光伏应用产品。随着产业化进程的推进和成本的不断下降,薄膜太阳能电池产品的应用层出不穷,日益广泛,并逐渐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在用于汽车的太阳能电池领域,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都有持续不断的专利申请,如公开号为US5602457美国专利提供了一项技术,将太阳能电池设置于汽车的挡风玻璃之内,用于给车内的蓄电池充电;公开号为EP 0393437的欧洲专利提供了另一项技术,为汽车安装了一套太阳能辅助电力系统,用以驱动车内的空调系统工作,降低阳光曝晒时车内的温度。然而上述专利公开的技术均是利用传统的制备晶硅电池的方法,将玻璃衬底上的电池进行绝缘分割,工艺较为复杂,与汽车本体的结合程度也不高。
薄膜太阳能电池的衬底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玻璃、聚合物、陶瓷和石墨中的任何一种,其中玻璃为透明衬底,透光性好,可用于制造透明的薄膜太阳能电池,而聚合物为柔性衬底,容易弯曲和折叠,一般用于制造可弯曲的薄膜太阳能电池。当薄膜太阳能电池作为光伏应用产品用于汽车或建筑一体化结构等常见物体时,一方面要求其具有良好的透光性以保证车厢内或室内的照明亮度,另一方面又要求其有良好的弯曲性能,以便和弯曲的结构面如汽车天窗和建筑物玻璃紧密贴合。为满足这两方面的需求,薄膜太阳能电池的衬底必须是既透明又可弯曲的。
聚合物衬底大都不同时具有透光性和耐高温性,即无法经受200℃以上的工艺温度,而现有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选用的玻璃衬底的厚度一般大于3mm,不具有可弯曲性,无法直接用于加工制作可弯曲的太阳能电池。另外,现有的薄膜太阳能电池制造设备和工艺绝大多数都是建立在平面衬底上的,如平板浮法玻璃等,这使得直接制造具有一定弯曲弧度的薄膜太阳能电池存在很大的困难。如果要通过在弯曲衬底上进行均匀镀膜来加工制造薄膜太阳能电池,则需要对镀膜设备和工艺做较大的改动,这不仅会使成本大幅度提高,而且由于不同弯曲结构面具有不同的形状和弯曲弧度,导致所述设备和工艺对不同产品的适应程度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基于上述原因,薄膜太阳能电池在可弯曲产品领域的应用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发明内容
现有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所使用的玻璃衬底较厚,不具有可弯曲性,使得所述薄膜太阳能电池板不能用于弯曲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所述薄膜太阳能电池板的衬底具有较高的可弯曲性和光透射率,使得所述薄膜太阳能电池能够方便的用于制作弯曲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且具有较好的透光性;
一种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所述薄膜太阳能电池板包括衬底、位于所述衬底上的第一电极、位于所述第一电极上的光电转换层、位于所述光电转换层上的第二电极,还包括栅电极,所述衬底为超薄玻璃衬底,所述超薄玻璃衬底的厚度为0.1-1mm,所述超薄玻璃衬底具有可弯曲性,其最小弯曲半径可达10cm以下,所述第一电极在形成过程中连续设置在所述衬底上。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板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厚度为0.1-1mm的超薄玻璃衬底具有增加透光率的效果,提高了所述薄膜太阳能电池板的透光性;所述超薄玻璃衬底的可弯曲性较好,能够方便的用于制作弯曲的太阳能电池组件;通过增加透光率还提高了所述光电转换层的吸收率,使得所述薄膜太阳能电池板的效率比现有的薄膜太阳能电池高1-2%;与聚合物衬底相比,所述超薄玻璃衬底还具有耐高温,隔绝环境侵蚀性能好的优点;所述第一电极连续设置在所述衬底上,相对于传统的在衬底上用绝缘物质分割出多个电池块而言,工艺简单,在应用于弯曲组件时,能与弯曲结构紧密结合形成均匀连续的一体结构,较为美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立友,未经杨立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416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