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粮食储存风干仓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41658.2 | 申请日: | 2013-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16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臣;张净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建臣;张净琳 |
主分类号: | A01F25/14 | 分类号: | A01F25/14;F24F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28000 内蒙古自治区通***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粮食 储存 风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设备,即一种秸秆粮食风干仓。
背景技术
粮食收获之初,含水量较高,难以储存,需经干燥达到安全含水量才能入库。以目前北方盛产的玉米为例,安全储存水份在18%以下,而成熟的玉米棒含水量则高达30%以上,玉米棒经过一个月的摆垛堆放,含水量仍然达到25%以上。要达到储存指标,需要在细高的筒笼内储存2-3个月,或者经过烘干塔烘干。前者需要较大的场地,后者需要耗煤耗电,成本较高,而且干燥质量难以保证。因此,农民多在秋后集中脱粒,集中出售,以降低储存成本。可是,这样既会加剧库容紧张,增加储粮企业的压力,又容易降低粮食售价,伤害农民的利益。因此,我们希望农民拥有既能储存粮食,又能风干粮食,而且成本较低,使用方便的储粮设施,以便玉米脱粒后,由农户分散储存,自然干燥后陆续出售。可是,目前农村的储粮设备主要是柳条编制的粮囤,粮囤虽然可以透气,但口径很大,其内部全靠粮食颗粒的间隙流通空气,通风性能很差,不利于粮食的干燥和储存,而且装卸粮食都很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储存粮食,又能风干粮食,而且成本低,使用方便的粮食储存风干仓。
上述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研制一种粮食储存风干仓,其主体是筒状的仓体,其特点是:所说的仓体的外壁由筛网围成,仓体内的空间由筛网分隔为多个储粮腔和通风道,每一储粮腔至少与一个通风道相邻,另有多根从仓体外插入各通风道的通风管。
所说的储粮腔和通风道的水平断面呈环形或矩形或多角形,通风道内吊挂多个阻风片,插入通风道的通风管其外端设有锥形集风罩。仓体底部设有上粗下细的锥形仓底,仓底中间设有出粮口,仓底可上下移动,仓底上移即可封堵各个储粮腔的下口,反之储粮腔的下口敞开。仓体外设有风机,风机的风管插入仓体,风管的出风口与各个通风道相对。
所说的仓体外面设有提升器,提升器的出口接提升管,提升管向上到达仓体各个储粮腔的上方,提升器的入口通过输粮管与仓体下端的出粮口相接。
所说的仓体下部设有多支搅龙,搅龙均布在出粮口的周围,搅龙的外端设有链轮,链轮与传动链相配合,传动链由链板和链销串联而成,一侧链板由一圆形支撑盘支撑,链板的板面是与圆盘状支撑轨相配合的弯曲弧面。
所说的仓体下部设有一支搅龙,搅龙的轴的两端分别装在轴座上,搅龙内端的轴座与出粮口外围转动连接,搅龙外端的轴座上装有电机,轴座设有滚轮,电机搅龙转动,同时带动滚轮沿固定在仓体支架上的圆盘状支撑轨滚动。
所说的仓体下部设有以出粮口为轴的圆形板状刮盘,刮盘上设有多条刮板,刮板沿出粮口外圆的切线方向安装。
所说的通风道的上端配有气囊,气囊由弹性材料制成,气囊设有充气管和拉线和/或重块,充气管与风机相连,气囊充气前直径小于通风道,充气后直径增与通风道侧壁紧密配合。
所说的仓体上端设有风车,风车设有风力传感器,风力传感器与控制装置相通,控制装置与风机控制开关相连。
所说的仓体的下部设有底板,底板的下面设有仓底和出粮口,底板的上设有落粮口与仓底相通,底板的边缘与筛网下沿之间有一段开口称下口,下口内设有一支可往复移动的推杆,仓体两侧分别设有与推杆平行的绞轴,绞轴与推杆之间由循环盘绕的环绞绳或链条相拉。
所说的通风道分为自然风道和机械风道,自然风道直通仓体的顶部,上部设有封板,机械风道的高度低于自然风道到达仓体的中段,自然风道通过通风管与仓体外面的环境相通,回风道与双向风机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仓体采用筛网结构,内设风管,通风良好,可使粮食快速干燥,避免发霉,既可用于粮食的快干作业,又可长期储存粮食,且成本低廉,便于操作,为实现农户分散储粮,陆续出售,减轻集中储粮的负担,保证粮食质量,稳定市场供应,提供了条件。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第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第二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4是第二种实施例的局部主视图;
图5是第三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6是第四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7是第四种实施例的部件搅龙的主视图;
图8是第四种实施例的部件链轮和链条的主视图;
图9是第四种实施例的部件链条的主视图;
图10是第四种实施例的部件链条的俯视图;
图11是第四种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图12是第五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13是第五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14是第五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15是第六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建臣;张净琳,未经张建臣;张净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416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