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型垃圾装卸运输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40889.1 | 申请日: | 2013-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90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陈济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济良 |
主分类号: | B65F3/14 | 分类号: | B65F3/14;B65F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625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垃圾 装卸 运输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运垃圾的一种小型车辆,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小型垃圾装卸运输车。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中的垃圾搬运方便得很,只须将运输车开到垃圾库,将垃圾箱往车上一吊,不到两分钟就将垃圾和垃圾箱运走了。但是,广大乡村、城镇的垃圾是堆放在乡村交通要道的公路旁的水泥池内,一个水泥垃圾池容积在三、四个立方左右,要装运这些垃圾没有专门的装运设备和车辆,大车用不上,小车又没有,全靠环卫工人用铁锹一铲铲地装入到小土推车内,用土车或小推车运走,有的肩挑、甚至手提。这样一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却带来了不少麻烦,一是公路上人来车往,环卫工人不安全,伴有死伤事件发生;二是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三是手推、肩挑着垃圾,零零落落,散到地上,又要重复劳动,还产生第二次污染;四是面对疾风而过小轿车和肩挑手提垃圾的环卫工人,有心人难免心理上产生落差,为此作一点小小发明,以示奉献社会和问候辛苦劳累的环卫工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有二个:一个是用吊装装置吊装垃圾替代用铁铲装卸垃圾,解决装卸垃圾之难;另一个目的是用小车运送垃圾替代肩挑、手推车运送垃圾,解决环卫工人的劳累之苦。为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卸快捷、用途多种多样的小型垃圾装卸运输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实用新型包括车头、行走系统、车箱、吊装装置;所述吊装装置上的立柱下端连接在车上,立柱上端连接大臂,大臂连接小臂,小臂连接腕臂,腕臂上连接二个抓爪,大臂与立柱之间连接大臂压力油缸,大臂与小臂之间连接小臂压力油缸,腕臂与抓爪之间 连接抓压油缸,立柱与大臂之间连接有大臂液压马达,小臂与腕臂之间连接腕臂液压马达。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用铁锹装卸垃圾的技术相比,它具有以下优点:
1、装卸快捷;
2、省工省时又省力;
3、用途多种多样,不但可装运垃圾,还可装卸其他物品,吊装其他重物;
4、结构简单,车辆小型化,适合广大乡村城镇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小型垃圾装卸运输车的主视示意结构图,为看清吊装装置的结构,其比例与车箱1、车头3、行走系统2大了三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型作详细的阐述。
在图1中,小型垃圾装卸运输车四大部分组成:车头3、行走系统2、车箱1和吊卸装置。
所述车头3和行走系统2可选用手扶拖拉机样式的、小四轮形式的、小三轮、运输车等形式的。所述车箱1是用来盛装垃圾的,下面安装倒卸装置,使车箱1一端竖直,一端倾斜向下,垃圾自然向下卸出车箱1。所述吊卸装置设在车上,是用来为车箱1里装和卸垃圾之用,吊卸装置上的立柱5安装在车上,随车而行,立柱5上连接有大臂液压马达4,它可以驱动大臂7旋转三百六十度,因此,只要处于装运车周围的垃圾和其它物品它都可以卸装到车箱1里,立柱5的上端连接大臂7,大臂7连接小臂9,小臂9连接腕臂11,腕臂11连接二个抓爪13,这种连接形式就像人体的手一样,可伸可缩,可左可右、可上可下运动,腕臂11上连接的抓爪13,就好似人的手腕一样,可抓物体,可捧物品,可搬运物体,只是它的力气比人体的大千万倍。大臂7与立柱5之间连接大臂压力油缸6,大臂7与小臂9之间连接小臂压力油缸8,腕臂11与抓爪13之间连接抓压油缸12,利用上述各油缸的伸出和缩进操纵大臂7、小臂9,抓爪13上 下运动,顺利完成垃圾的吊装任务。所述腕臂11上连接的腕臂液压马达10,它能驱动腕臂11旋转三百六十度,因此抓爪13在垃圾池内能自由旋转,能伸入池内的任意部位,不移动物体就能机动灵活地将垃圾抓住装放到车箱内。
根据上述结构,简述工作过程如下:
一、将运输车开到垃圾池的任意位置,因为立柱5上装有大臂液压马达4,可驱动大臂7旋转三百六十度,因此,停车位置不受限制。
二、再启动大臂液压马达4、大臂压力油缸6、小臂压力油缸8、操纵腕臂11,对准要抓住的目标——垃圾。
三、启动腕臂液压马达10,使抓爪13处于抓擒垃圾的位置。
四、启动抓压油缸12、操纵抓爪13闭合,将垃圾抓在抓爪13内。
五、启动大臂液压马达4、大臂压力油缸6、小臂压力油缸8、带动腕臂11放入车箱1内。
六、启动抓压油缸12、抓爪12张开,垃圾就自然而然地放到车箱1里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济良,未经陈济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408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货架拉杆
- 下一篇:垃圾收集装置的投料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