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发动机舱盖的溃缩式铰链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40874.5 | 申请日: | 2013-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30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雷雨成;陶峰;钟军芳;高俊阳;何士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同捷汽车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D5/06 | 分类号: | E05D5/06;E05D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14072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发动机 舱盖 溃缩式 铰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舱盖的溃缩式铰链。
背景技术
汽车溃缩技术是一种通过变形、拉动、移位等措施以保证乘员及非乘员空间尽可能小的受到挤压变形的技术,从而减少汽车发生强烈碰撞时,乘员及非乘员空间所处空间过渡压缩,造成人员伤亡,其并不等于碰撞挤压变形。
目前,大部分发动机舱盖具有一定的缓冲功能,用以防止开关舱盖时冲击过大,造成舱盖的变形,但不具有溃缩变形的功能,当舱盖受到剧烈碰撞时,其高强度铰链结构不易产生压溃变形,无法实现对碰撞过程能量的高效吸收,易产生巨大的反向冲击力,从而对碰撞双方造成较为严重的损失。
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201390290Y公开了一种前舱盖铰链结构,包括转动叶臂、固定叶臂以及位于转动叶臂和固定叶臂之间的连接结构,转动叶臂、连接结构和固定叶臂之间均为活动连接,连接结构包括活动本体和铰链连杆,铰链连杆至少为一个,铰链连杆的两端分别铆接在转动叶臂和活动本体上,活动本体和固定叶臂之间的连接方式为铆接。这种结构能产生垂直的向下溃缩,但其变形空间有限,溃缩范围受制于铰链连杆与转动叶臂的移动范围,另外,这种结构难以保持平时关合舱盖时,具有一定的缓冲。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舱盖铰链结构,变形空间及溃缩能力有限,且关合舱盖时难以形成可靠的缓冲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用于发动机舱盖的溃缩式铰链,其结构简单紧凑,吸收冲击能量的效果明显,能有效减少碰撞双方的损失程度,且具有较好的缓冲效果,能有效防止舱盖关合过程中的变形。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发动机舱盖的溃缩式铰链,包括铰链支座和铰链摇臂,所述铰链摇臂通过销轴与所述铰链支座可转动连接,所述铰链摇臂包括与盖体固定连接的固定板及具有缓冲作用的弧形摆杆,所述铰链支座包括溃缩结构、与所述溃缩结构的一端相连的固定座及与所述溃缩结构的另一端相连的连接板,所述弧形摆杆铰接于所述连接板。
进一步的,所述溃缩结构由连续的弯折面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溃缩结构由至少两个相连的弯折面组成,相邻的2个所述弯折面的面夹角为钝角。
进一步的,至少两个相连的所述弯折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降低所述溃缩结构强度的贯穿所述至少两个弯折面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所在平面垂直于所述铰链支座所在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中部设置有铰链孔。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的边缘处设置有垂直于所述连接板的限位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底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两侧设有第一固定孔。
进一步的,所述溃缩结构与所述固定座的连接处设有边缘加固板。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上具有调节长孔,所述调节长孔两侧设有第二固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设置由3个相连的弯折面组成的溃缩结构,极大缓解了碰撞过程中刚性冲击,且结构巧妙,溃缩范围较大,冲击能量的吸收效果明显,能有效降低碰撞双方的损失程度;另外,本发明通过弧形摆杆和弯折面合理搭配构成两级缓冲机构,缓冲效果明显,能有效防止舱盖关合过程中的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发动机舱盖的溃缩式铰链的正视图;
图2是发动机舱盖的溃缩式铰链的俯视图;
图3是发动机舱盖的溃缩式铰链的仰视图;
图4是铰链支座的立体图;
图5是铰链支座的正视图;
图6是铰链支座的侧视图;
图7是铰链支座的俯视图。
图中:
1、铰链支座;2、铰链摇臂;21、固定板;22、弧形摆杆;23、调节长孔;24、第二固定孔;11、溃缩结构;12、固定座;13、连接板;14、弯折面;15、通孔;16、铰链孔;17、限位挡板;18、凹槽;19、第一固定孔;20、边缘加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图1-3是发动机舱盖的溃缩式铰链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用于发动机舱盖的溃缩式铰链,包括铰链支座1和铰链摇臂2,所述铰链摇臂2通过销轴与所述铰链支座1活动连接,所述铰链摇臂2可绕着所述铰链支座1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同捷汽车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同捷汽车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408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周期性多导体结构的锁相稳频回旋管
- 下一篇:一种触头支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