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铸机动模板的哥林柱导向孔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9971.2 | 申请日: | 2013-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45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贝斯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22 | 分类号: | B22D17/22 |
代理公司: | 广东秉德律师事务所 44291 | 代理人: | 杨焕军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铸 机动 模板 的哥 导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铸机动模板的哥林柱导向孔。
背景技术:
压铸机使用过程中,模具配合主要靠动模板移动保证,目前现有技术中,压铸机动模板的导向孔在哥林柱导孔内设置导向铜司,通过导向铜司的自润滑使哥林柱达到较好的转动效果,但是由于导向铜司的润滑性能有限,因此不能将导向孔设置过长,一般长度均较短(导向长度与哥林柱直径比为2.5),导向孔较短时每次开锁模动作的重复精度不高,生产时的产品差异大,影响生产的合格率及产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压铸机导向孔机构较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可解决以上问题的一种压铸机动模板的哥林柱导向孔。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压铸机动模板的哥林柱导向孔,所述压铸机的动模板设置哥林柱导孔,所述哥林柱导孔内的两侧设置导向铜司,导孔内两导向铜司间设置毛毡,哥林柱转动设置在两导向铜司内。
较佳的,所述哥林柱导孔的端部设置盖设在导向铜司的压盖。
较佳的,所述压盖内设置尘封。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压铸机动模板的哥林柱导向孔,所述压铸机的动模板设置哥林柱导孔,所述哥林柱导孔内的两侧设置导向铜司,导孔内两导向铜司间设置毛毡,哥林柱转动设置在两导向铜司内;由于两导向铜司间设置毛毡,在毛毡里注入润滑油,到达吸附并锁住润滑油,均匀润滑哥林柱和导向铜司,可以将导向铜司及哥林柱导孔设计更长形成较长的导向孔(导向长度与哥林柱直径比为可以高达3.5或更大),并保持哥林柱良好的转动效果;使开锁模动作的重复精度较高,生产时的产品差异小,提升产品的合格率及产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压铸机动模板的哥林柱导向孔,所述压铸机的动模板1设 置哥林柱导孔2,所述哥林柱导孔2内的两侧设置导向铜司3,导孔内两导向铜司3间设置毛毡4,哥林柱5转动设置在两导向铜司3内,为了更好的固定哥林柱固定导向铜司3,哥林柱导孔2的端部设置盖设在导向铜司3的压盖6;为了防止灰尘进入以及保持油毡上的润滑油,在压盖6内设置尘封7。
本实用新型的哥林柱导孔2机构,由于两导向铜司3间设置毛毡4,在毛毡4里注入润滑油,到达吸附并锁住润滑油,均匀润滑哥林柱和导向铜司3,可以将导向铜司3及哥林柱导孔2设计更长形成较长的导向孔(导向长度与哥林柱直径比为可以高达3.5或更大),并保持哥林柱良好的转动效果;使开锁模动作的重复精度较高,生产时的产品差异小,提升产品的合格率及产量。
传统加工是通过精加工哥林柱导孔2后装入加工好的导向铜司3形成导向孔,精度较差;为了保证哥林柱导向孔的形位公差及精度,本实用新型加工中,初步加工哥林柱导孔2后,冷装导向铜司3坯料再精加工导向铜司3形成精密的导向孔,保证形成的导向孔的形位公差及精度,该结构在加工、装配、操作均简单,容易实现且可靠性强。尤其对装配操作及开锁模动作导向效果均有明显的提高。
当然,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贝斯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贝斯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99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合金车轮低压铸造模具排气槽加工装置
- 下一篇:注塑模具阀针挂台精锻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