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轮胎举升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8936.9 | 申请日: | 2013-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73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孙凤鸣;赵孝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震达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7/00 | 分类号: | B66F7/00;B66F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8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胎 举升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举升架,尤其是一种轮胎举升架,属于起重机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农用千斤顶(俗称农夫顶)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简易起重机具,其具体结构可以参见申请号为00216946.0以及201120153382.3的中国专利申请。
这种起重机具虽然简单实用,具有较强的举升能力,但当用于起升通过起升轮胎而是升起车辆时,由于无法形成稳定的支撑着力点,因此使用受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局限性,通过在农用千斤顶基础上进行配套设计,提出一种可以通过起升轮胎而使车辆或其它重物升起的轮胎举升架,从而为车辆的保养维修等带来方便。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轮胎举升架的基本技术方案为:包括两立柱之间安装农用千斤顶的龙门支架,所述龙门支架的下端与U字形的底撑固连,所述底撑上固连朝后延伸的辅助支撑,所述龙门支架的两立柱上分别装有导向臂,所述导向臂装有分别与立柱前、后面贴合的两导向轮,且下端与担在农用千斤顶升降托钩上的横梁固定连接;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朝下延伸出左、右垂向柱,所述左、右垂向柱的下端分别朝前延伸出轮胎承担杆。
使用时,轮胎承担杆随农用千斤顶升降托钩降至最低,驱车使轮胎进入两承担杆之间,接着操作农用千斤顶起升杠杆,即可通过托钩上的横梁带动承担杆升起轮胎。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赋予农用千斤顶新的功能,操作使用方便,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实施例的托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轮胎举升架如图1所示,包括两立柱2-1之间安装农用千斤顶1的龙门支架2。该龙门支架2的下端与U字形的底撑3通过紧固件固连。底撑2的横撑上固连朝后延伸的一对辅助支撑4。龙门支架2的两立柱2-1上分别装有两夹板5-1组成的导向臂5,导向臂5的两端装有分别与立柱2-1前、后面贴合的两导向轮5-2、5-3,且其下端与担在农用千斤顶1升降托钩1-1上的横梁6固定连接。横梁6的两端分别固连朝下延伸的左、右方管垂向柱7,左、右方管垂向柱7的下端分别朝前延伸出圆管轮胎承担杆8。
为了便于移动,U字形底撑3的前端和辅助支撑4的后端分别装有滚轮9。
使用时,轮胎承担杆8降至与底撑3齐平的最低位置,驱车使轮胎进入两承担杆8之间后,操作农用千斤顶1的起升杠杆1-2,即可通过托钩1-1上的横梁6带动承担杆8升起轮胎。当一对轮胎举升架分别承担车辆的两个车轮配合使用时,可以轻易将车身一端升起,从而方便维护保养。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轮胎举升架如图2所示,其基本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承担杆8上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托板10。托板10的结构如图3所示,底面具有套装于承担杆的套环10-1以及用于定位的卡档10-2。这样,可以起升放置于托板上的重物,从而使轮胎举升架具有更为广泛的用途。
上述实施例均非限制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凡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所进行的等同替换和等效变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震达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震达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89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